您的位置 首页 > 成语大全

半夜三更_半夜三更的三更指的是几点

半夜三更_半夜三更的三更指的是几点

       大家好,今天我想和大家讲解一下“半夜三更”的工作原理。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个问题,我将相关资料进行了分类,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吧。

1.古代三更半夜是几点?

2.夜半三更是几点

3.半夜三更的三更是指几点

4.夜里三更天的三更是指什么时候,多长时间为一更

半夜三更_半夜三更的三更指的是几点

古代三更半夜是几点?

       1、子时夜半,又名子夜、中夜: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。(北京时间23时至01时)。

       2、丑时鸡鸣,又名荒鸡: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。(北京时间01时至03时)。

       3、寅时平旦,又名黎明、早晨、日旦等:时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。(北京时间03时至05时)。

       4、卯时日出,又名日始、破晓、旭日等:指太阳刚刚露脸,冉冉初升的那段时间。(北京时间05时至07时)。

       5、辰时食时,又名早食等:古代中国人民“朝食”之时也就是吃早饭时间,(北京时间07时至09时)。

       6、巳时隅中,又名日禺等:临近中午的时候称为隅中。(北京时间09 时至11时)。

       7、午时日中,又名日正、中午等:(北京时间11时至13时)。

       8、未时日昳,又名日跌、日央等:太阳偏西为日跌。(北京时间13时至15时)。

       9、申时哺时,又名日铺、夕食等:(北京时间15时至17时)。

       10、酉时日入,又名日落、日沉、傍晚:意为太阳落山的时候。(北京时间17时至19时)。

       11、戌时黄昏,又名日夕、日暮、日晚等:此时太阳已经落山,天将黑未黑。天地昏黄,万物朦胧,故称黄昏。(北京时间19时至21时)。

       12、亥时人定,又名定昏等:此时夜色已深,人们也已经停止活动,安歇睡眠了。人定也就是人静。(北京时间21时至23时)。

扩展资料:

       1、十二时辰制。

       西周时就已使用。汉代命名为夜半、鸡鸣、平旦、日出、食时、隅中、日中、日昳、晡时、日入、黄昏、人定。又用十二地支来表示,以夜半二十三点至一点为子时,一至三点为丑时,三至五点为寅时,依次递推。

       2、十时辰制。

       出现于先秦。昼夜各五分。据《隋书.天文志》,昼为朝、禺、中、晡、夕,夜为甲、乙、丙、丁、戊(后用五更来表示)。

       3、五时辰制。

       其名称为晨明、朏明、旦明、蚤(早)食、宴(晚)食、隅中、正中、少还、铺时、大还、高舂、下舂、县(悬)东、黄昏、定昏。参阅《淮南子.天文训》。

       百度百科—三更

夜半三更是几点

       一般指现在的凌晨2-3点。古人常讲“半夜三更”,即半夜,就是三更。古代一个时辰就是现在的两个小时,因为古人休息较早,所以半夜时都熟睡了,那时的半夜就相当于我们现在的深夜了。

       古代一昼夜分十二时辰 或 一百刻,其中完全属于夜晚的有四十刻,每十刻一段,连同首尾共五个节点,称为五更。把晚上戌初一刻作为一更,亥初二刻作为二更,子时整作为三更,丑正二刻为四更,寅正四刻为五更。

扩展资料

       各个时辰养生

       1、一更天:此时,太阳落山,天将黑未黑,万物都已入静,不宜做激烈的运动,可以陪家人聊聊天、看看电视,做些轻松的活动。

       2、二更天:此时夜色已深,人们都已停止活动,进入安静的睡眠状态。老年人和体弱者21点就应该准备上床睡觉了。

       3、三更天:如果23点还不睡或23点才睡,对身体损伤很大,因为子时是最养气血的时辰,这时的睡眠对修复全身气血十分关键。经常熬夜晚睡的人会发现身体老得快,头发白得早、掉得多,甚至牙齿不坚固、耳鸣头晕等,这些都是气血亏损导致的。

       4、四更天:子时和丑时都应该进入深睡眠。如果这两个时辰内保证睡眠充足,比吃任何食物或保健品都有效。

       5、五更天:平旦就是黎明、早晨,是夜与日的交替时辰,鸡开始打鸣,人们也逐渐从梦中清醒迎接新的一天,“平旦人气生”。

       百度百科—三更

       百度百科—半夜

半夜三更的三更是指几点

       夜半三更,即半夜子时——晚上十一点到次日凌晨一点。

       附:古代十二时辰

       子时夜半,又名子夜、中夜: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。(北京时间23时至01时)。

       丑时鸡鸣,又名荒鸡: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。(北京时间01时至03时)。

       寅时平旦,又称黎明、早晨、日旦等:时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。(北京时间03时至05时)。

       卯时日出,又名日始、破晓、旭日等:指太阳刚刚露脸,冉冉初升的那段时间。(北京时间05时至07时)。

       辰时食时,又名早食等:古人“朝食”之时也就是吃早饭时间,(北京时间07时至09时)。

       巳时隅中,又名日禺等:临近中午的时候称为隅中。(北京时间09时至11时)。

       午时日中,又名日正、中午等:(北京时间11时至13时)。

       未时日昳,又名日跌、日央等:太阳偏西为日跌。(北京时间13时至15时)。

       申时哺时,又名日铺、夕食等:(北京时间15食至17时)。

       酉时日入,又名日落、日沉、傍晚:意为太阳落山的时候。(北京时间17是至19时)。

       戌时黄昏,又名日夕、日暮、日晚等:此时太阳已经落山,天将黑未黑。天地昏黄,万物朦胧,故称黄昏。(北京时间19时至21时)。

       亥时人定,又名定昏等:此时夜色已深,人们也已经停止活动,安歇睡眠了。人定也就是人静。(北京时间21时至23时)。

夜里三更天的三更是指什么时候,多长时间为一更

       三更,古代时间名词。古代把晚上戌时作为一更,亥时作为二更,子时作为三更,丑时为四更,寅时为五更。后来一般用三更来指深夜

       第三更,约在半夜十二时左右。

       半夜

       一般指现在的零点

       更点———古代把晚上戌时作为一更,亥时作为二更,子时作为三,丑时为四,寅时为五更。

       前半夜11时至1时为“子时”,午夜1时至3时为“丑时”,后半夜3时至5时为“寅时”,早上5时至7时为“卯时”,上午7时至9时为“辰时”,9时至11时为“巳时”,11时至下午1时为“午时”,中午1时至3时为“未时”,晚上7时至9时为“戌时”,9时至11时为“亥时”。

       古代人用的时辰

       1、十二时辰制。

       西周时就已使用。汉代命名为夜半、鸡鸣、平旦、日出、食时、隅中、日中、日昳、晡时、日入、黄昏、人定。又用十二地支来表示,以夜半二十三点至一点为子时,一至三点为丑时,三至五点为寅时,依次递推。

       2、二十四时辰制。

       宋以后把二十时辰中每个时辰平分为初、正两部分,这样,子初、子正、丑初、丑正......依次下去,恰为二十四时辰,同现在一天二十四小时时间一致。

       3、十时辰制。

       出现于先秦。昼夜各五分。据《隋书.天文志》,昼为朝、禺、中、晡、夕,夜为甲、乙、丙、丁、戊(后用五更来表示)。

       4、五时辰制。

       其名称为晨明、朏明、旦明、蚤(早)食、宴(晚)食、隅中、正中、少还、铺时、大还、高舂、下舂、县(悬)东、黄昏、定昏。参阅《淮南子.天文训》。

       5、百刻制。

       即把昼夜分成均衡的一百刻。其产生与漏刻的使用有关。可能起源于商代。汉时曾把它改造为百二十刻,南朝梁改为九十六刻、一百零八刻,几经反复,直至明末欧洲天文学知识传入才又提出九十六刻制的改革,清初定为正式的制度。

       6、古代不一定具备严格的时间意义,而又常见常用的有关名称亦颇不少。

       一般地说,日出时可称旦、早、朝、晨,日入时称夕、暮、晚。太阳正中时叫日中、正午、亭午,将近日中时叫隅中,偏西时叫昃、日昳。日入后是黄昏,黄昏后是人定,人定后是夜半(或叫夜分),夜半后是鸡鸣,鸡鸣后是昧旦、平明——这是天已亮的时间。古人一天两餐,上餐在日出后隅中前,这段时间就叫食时或早食;晚餐在日昃后日入前,这段时间叫晡时。

       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       子时夜半,又名子夜、中夜: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。(北京时间23时至01时)。

       丑时鸡鸣,又名荒鸡: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。(北京时间01时至03时)。

       寅时平旦,又称黎明、早晨、日旦等:时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。(北京时间03时至05时)。

       卯时日出,又名日始、破晓、旭日等:指太阳刚刚露脸,冉冉初升的那段时间。(北京时间05时至07时)。

       辰时食时,又名早食等:古人“朝食”之时也就是吃早饭时间,(北京时间07时至09时)。

       巳时隅中,又名日禺等:临近中午的时候称为隅中。(北京时间09 时至11时)。

       午时日中,又名日正、中午等:(北京时间11时至13时)。

       未时日昳,又名日跌、日央等:太阳偏西为日跌。(北京时间13时至15时)。

       申时哺时,又名日铺、夕食等:(北京时间15食至17时)。

       酉时日入,又名日落、日沉、傍晚:意为太阳落山的时候。(北京时间17是至19时)。

       戌时黄昏,又名日夕、日暮、日晚等:此时太阳已经落山,天将黑未黑。天地昏黄,万物朦胧,故称黄昏。(北京时间19时至21时)。

       亥时人定,又名定昏等:此时夜色已深,人们也已经停止活动,安歇睡眠了。人定也就是人静。(北京时间21时至23时)。

       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       时辰———十二地支纪一昼24小时为十二时辰:

       前半夜11时至1时为“子时”,午夜1时至3时为“丑时”,后半夜3时至5时为“寅时”,早上5时至7时为“卯时”,上午7时至9时为“辰时”,9时至11时为“巳时”,11时至下午1时为“午时”,中午1时至3时为“未时”,晚上7时至9时为“戌时”,9时至11时为“亥时”。每个时辰各占两个钟头。可见“从巳时直杀到未时”相当于现在的“从上午9时直杀到下午3时”。

       更点———古代把晚上戌时作为一更,亥时作为二更,子时作为三,丑时为四,寅时为五更。

       把一夜分为五更,按更击鼓报时,又把每更分为五点。每更就是一个时辰,相当于现在的两个小时,即120分钟,所以每更里的每点只占24分钟。由此可见“四更造饭,五更开船”相当于现在的“后半夜1时至3时做饭,3时至5时开船”。“五更三点”相当于现在的早晨5时又72分钟,即6时12分,“三更四点”相当于现在的午夜1时又96分钟,即2时36分。

       刻———古代用漏壶计时。

       漏壶分播水壶和受水壶两部。播水壶分二至四层,均有小孔,可滴水,最后流入受水壶,受水壶里有立箭,箭上刻分100刻,箭随蓄水逐渐上升,露出刻数,以显示时间。而一昼夜24小时为100刻,即相当于现在的1440分钟。可见每刻相当于现在的14.4分钟。所以“午时三刻”相当于现在的中午1时43.2分

       古人将夜里的时间还分为更和点

       一夜等分为五更,一更也等于现在的二个小时,从晚上七时开始起更,一更指七时至九时,二更指九时至十一时,三更指十一时至次日凌晨一时,四更指一时至三时,五更指三时至五时。

       古人把一昼夜分为12个时辰,用12地支表示,每个时辰等于现代的二个小时。古时与现时对照:子时从夜间十一点到次日凌晨一点,丑时从一点到三点,寅时从三点到五点,依此类推,每隔两小时分别为卯时、辰时、巳时、午时、未时、申时、酉时、戊时、亥时。

       “更天”前最大的数字是五,是指三时至五时。

       1,三更是指半夜十一时至翌晨一时(也就是次日凌晨一点)。一更也等于现在的两小时。

       2,三更天是古代用以描述时间的名词,古代把一夜等分为五更。古代一昼夜分十二时辰或一百刻,其中完全属于夜晚的有四十刻,每十刻一段,连同首尾共五个节点,称为五更。

       把晚上戌初一刻作为一更即为现在的19-21点,亥初二刻作为二更也就是现在的21-23点,子时整作为三更也就是现在的23点-次日凌晨1点,丑正二刻为四更即现在的凌晨1-3点,寅正四刻为五更也就是现在的凌晨?3-5点。三更就是半夜,而三更天则是三更附近,也就是在当天的23:00~第二天1:00。

扩展资料

       古代人用的时辰

       1,十二时辰制,西周时就已使用。

       汉代命名为夜半、鸡鸣、平旦、日出、食时、隅中、日中、日昳、晡时、日入、黄昏、人定。

       又用十二地支来表示,以夜半二十三点至一点为子时,一至三点为丑时,三至五点为寅时,依次递推。

       2,二十四时辰制。

       宋代以前,测量时间的是铜壶滴漏,一把钢尺插漏壶中,水平面上面,x时后y刻,一目了然。宋代发明了水运仪象台,齿轮带着托牌小人从门后经过,这时候如果时间处于两个时辰中间,两个时辰小木人都看不到,于是乎把门弄大一点,时辰小木人初现、时辰小木人正位两个标志就好判断了。

       于是有了时初、时正,时初即时辰牌初现,时正即时辰牌正位,比如:子初、子正、丑初、丑正、寅初、寅正、卯初、卯正、辰初、辰正、巳初、巳正、午初、午正、未初、未正、申初、申正、酉初、酉正、戌初、戌正、亥初、亥正,共二十四时,和西式的二十四小时完全一致。

       不过需要说明的是x时还是指双数整点,并不是整个时段。一天从子时开始,需要时辰牌正位才算,刚到门框边上的子初那时候,只是看到了子时的时辰牌,并没有真正到子时。

       3,十时辰制。,出现于先秦。昼夜各五分。据《隋书.天文志》,昼为朝、禺、中、晡、夕,夜为甲、乙、丙、丁、戊(后用五更来表示)。

       4,五时辰制。其名称为晨明、朏明、旦明、蚤(早)食、宴(晚)食、隅中、正中、少还、铺时、大还、高舂、下舂、县(悬)东、黄昏、定昏。参阅《淮南子.天文训》。

       5,百刻制。即把昼夜分成均衡的一百刻。其产生与漏刻的使用有关。可能起源于商代。汉时曾把它改造为百二十刻,南朝梁改为九十六刻、一百零八刻,几经反复,直至明末欧洲天文学知识传入才又提出九十六刻制的改革,清初定为正式的制度。

       古代不一定具备严格的时间意义,而又常见常用的有关名称亦颇不少。一般地说,日出时可称旦、早、朝、晨,日入时称夕、暮、晚。

       太阳正中时叫日中、正午、亭午,将近日中时叫隅中,偏西时叫昃、日昳。日入后是黄昏,黄昏后是人定,人定后是夜半(或叫夜分),夜半后是鸡鸣,鸡鸣后是昧旦、平明——这是天已亮的时间。古人一天两餐,上餐在日出后隅中前,这段时间就叫食时或早食;晚餐在日昃后日入前,这段时间叫晡时。

       参考资料?百度百科-三更

       今天关于“半夜三更”的讨论就到这里了。希望通过今天的讲解,您能对这个主题有更深入的理解。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信息,请随时告诉我。我将竭诚为您服务。

热门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