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 首页 > 词典

否极泰来的意思解释道德经_否极泰来出自于哪里

1.道德经十大名句

2.《道德经》第一章注释

3.《道德经》第十八章 透过现象看本质

4.生命必读之书——《道德经》之第一章

否极泰来的意思解释道德经_否极泰来出自于哪里

控制别人最有效的三大手段,暴力控制、金钱控制和美色控制,如果没有这三者所需的,那么你怎么样才能控制别人,让别人为你服务呢?如何图谋他呢?

古老的智慧,提供了这个问题的答案。作为万经之手《道德经》,老子在这里给我们提供了以弱胜强的套路,本文解读一下老子所说的套路。

《道德经》第三十六章,老子说:“将欲歙之,必固张之。将欲弱之,必固强之。将欲废之,必固兴之,将欲夺之,必固与之。是谓微明,柔弱胜刚强。”

这段话的意思是,打算收敛推让,就让表现的要张扬进攻。想要让削弱他,就必须增强他。想要图谋除掉他,就必须让他更加强大。想要夺取他,就必须先给予他。这就是智慧,就是柔弱胜刚强。

世界一切都有强弱之分,但是强弱不是固定不变的。强大到一定程度,就开始走下坡路了,这就是盛极而衰。当弱到一定程度,也会走向强大,这就是否极泰来。正因为如此弱者才有了机会战胜了强者,要不然柔弱胜刚强,就是一种扯淡的套路。

老子这段话的含义,当你面对强大的对手你用威势拿不下他,等待他一下变弱,又是不可能的事。那么就让强大到巅峰,那么他就会快速衰落,等他衰落的时候,就有机会对付他。

普通人的逻辑,他是我的对手,我即使打不过他,也不能能让他更强大。而有智慧的人是这样的思维,我打不过他,我就不打他,我让别人来图谋他。我就想办法让他四处打别人,让别人消耗他。等到他惹众怒的时候,别人就会联合对付他,他弱了,我就有机会吞并他了。

五代十国时期,后蜀开创者孟知祥挂掉以后,就由儿子孟昶继位,也就后来的蜀后主。后来被宋太祖赵匡胤给灭掉了。

蜀后主孟昶继位的时候,还是个小鲜肉,只有十七岁,就有大臣李仁罕看他年龄小好欺负,可是孟昶还是有脑子的,就用了老子的套路除掉了李仁罕。

蜀后主继位接受大臣朝拜以后,就准备退朝休息,就在这时有刺耳的声音传来,这声音来源就是李仁罕。李仁罕说:“陛下,我是托孤大臣,为保国泰民安,臣想掌管六军,请陛下恩准。”

蜀后主孟昶心里想,这个老家伙,哪是请求,这是命令。是趁着我刚刚继位,人心未依附,立足未稳,想趁机捞取好处,如果不同意,恐怕会有麻烦。

于是孟昶就对李仁罕说道:“朕同意你掌管六军的请求,还望你不要辜负朕,多为朝廷出力,保证国泰民安。”

退朝后蜀后主还在想,李仁罕这个老家伙,多年来横行霸道,目无法纪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。他的党羽势力强大,人员众多,有朝一日,这个家伙就会篡权夺位,我该怎么才能除掉他呢?

蜀后主孟昶想来想去,就打算使用老子以弱胜强的办法。让李仁罕更加横行霸道,等到自危的时候,就趁机除掉他。

不久,蜀后主孟昶又让李仁罕干了中书令。李仁罕果然更加横行霸道,缝人便自夸,对别人说:“皇上过几天会封我为公。”

两个月过去了,蜀后主孟昶依旧没有封李仁罕为公,李仁罕内心焦躁不安。突然一天,蜀后主传诏李仁罕入宫,李仁罕高兴极了,以为要封公了,非常开心地入了宫。

见了蜀后主,蜀后主对李仁罕说:“朕今日赐你死罪!”李仁罕马上大喊:“臣有何罪?”蜀后主罗列了李仁罕一大堆罪过。李仁罕顿时傻眼了,这皇帝不是傻子,那么好欺负,赶忙请求饶命,可是蜀后主怎么会放过他,马上拉出去就砍了。

除掉了大臣李仁罕,蜀后主孟昶的权利再无威胁,他非常开心的对大臣说道:“蜀地真锦城也!”后来蜀后主孟昶在位期间,努力发展生产,境内安宁,百姓生活富足。

当你处于弱势的时候,第一思维应该规避自己力量的损耗,保存实力最重要。如果你想图谋别人,那就反其道而行之,是没有达不到目的的。

学习经典智慧,让我们可以有智慧的人,可以纵横人生。文章纯属个人之言,仅供参考。

道德经十大名句

开篇三言:

物苦不知足,得陇又望蜀。人心若波澜,世路有屈曲。(唐·李白)

生活中有两个悲剧。一个是你的欲望得不到满足,另一个则是你的欲望得到了满足。(爱尔兰·肖伯纳)

当你被欲望控制时,你是渺小的;当你被热情激发时,你是伟大的。(法·罗曼·罗兰)

本章的重点是三去: 去甚、去奢、去泰 ,而上面的三条名人名言,恰恰与老子不谋而合。

我的解读:

老子在上一章中讲到“ 三知三守” ,是要求人们进行内在的修为,即:明知道自己有能力,却谦逊放低身段,甘于守雌,守黑,守辱,就是现在人们说的要低调。

那么,为什么要低调呢?他唯恐人们不理解,就在本章中进一步作具体的阐述。

他在本章中所指的天下,有些版本总是将其与统治者相联系。多少有些片面。

这个所谓的”天下“,既可以指字面理解的统治者所对应的”天下“比如国家,也可以引伸为人们的欲望所要满足的一切状态。可以是实,也可以是虚。

按第一层意思来看,比如封建王朝,大凡开国君主总是雄心勃勃,总想把自己的统治百世万世延续下去。

最为典型的就是秦始皇。他统一全国后,自认为功劳胜过之前的三皇五帝,用三皇之“皇”、五帝之“帝”的称号,后称为“皇帝”。

因为他第一个使用这个称号,便为“始皇”。然后“践华为城,因河为池,据亿丈之城,临不测之渊,以为固。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,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”,自以为子孙帝王百世万世而为君矣。

结果他死后仅仅一两年,就“一夫作难而七庙隳,身死人手,为天下笑者”。庞大的秦帝国土崩瓦解,历史发出了一声千古浩叹。

在以后的历朝历代中,不断地上演着这样悲情的故事。充分佐证了老子的论证:想要得到天下驾驭天下,实际上是不可能的。

尽管一时得到了,也玩了若干年,但终究不会永久。得到它必然招惹很多麻烦,最终还是会失去它。

孙悟空不就说过吗?皇帝轮流坐,明年到俺家。据说,《西游记》因了这泼猴一句话,竟然被列为了。

想想当时的皇上们是多么害怕失去天下,但愈是怕鬼,它就有鬼。因为这个“失”,就是天道,任何人是不可抗拒的。

按第二层意思来看,比如个人。自己的欲望充分得到满足,就是自己的“天下”。

严格上来说,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“天下”。而恰恰是这无数个“小天下”,才构成了人类社会。所谓家国家国嘛。

所以,有这大小之分,那么,在欲望上也有满足的程度不同。

大的欲望可以使历史生辉或者黯然失色,小的欲望可以使个人飞黄腾达或者身败名裂。

总之,它是一把双刃剑,可以杀敌,也可以自残。

那么如何把控呢?老子给出了路数: 去甚,去奢,去泰 。

“甚”是过分偏激的作为或措施法度;

“奢”是穷奢极侈的生活和夸大的表现。是奢华、奢侈、奢求、奢望等。

“泰”是通泰安稳的局面。前二个容易理解,而这个“去泰”却让人糊涂,如此来说,就是不让人安稳吗?

其实并非如此,老子的这个“去泰”,是要求人们居安思危。

因为根据《周易》第11卦“泰卦”,三阳开泰不,但通泰的局面不会太久,第12卦是“否卦”。

有“否极泰来”,也一定有“泰极否来”。所以,要充分认识到这个辩证关系。

凡是做到了”去甚,去奢,去泰“,者,都能寻求到大道。那些古今中外成功者,都是顺应这个因果而得以青史留名的。可谓不胜枚举。

这些看得多了,不免令人思想上有些麻木。唯有那些反向因果的事例,才让人铭心刻骨。

先说这个”甚“,就是做事偏激。古有”冲冠一怒为红颜“之一说,今有为了一个地摊,拎刀追砍城管的小商贩。

这都是做事过分偏激现象。而”奢“就更多了,西晋时的石崇,富可敌国,与王恺斗富争豪,穷尽绮丽。最后落得个”繁华事散逐香尘,流水无情草自春。日暮东风怨啼鸟,落花犹似坠楼人”。

“泰”,则是另一种状态将人们温水煮青蛙,不知不觉者走向灭亡。如清朝的八旗子弟,当年是何等的骁勇善战,然而太平时日过得太久,个个都成了纨绔子弟,终于葬送了大清王朝。

现代版的事例更多。前不久,名闻天下的杰克马,上海金融论坛上偏激地放炮,“马言马语”,震惊四座,众人无不尽皆失色。

随后涌来的不是“泰”了,而是滚滚的“否”。以前是网红,四处传经布道,现在彻底消声匿迹。

随着“否”的进一步加深,是否拔出萝卜带出泥,还未可知。唉,连两千多年前的老子也为其操碎了心。

总之,这三个反向因果所形成的原因,在于欲望。一切都归结于本文开篇的三条名言上,为国为家为人,不可不深思而慎取之呀。

一定要控制住它,这是老子要求的。

《道德经》第一章注释

道德经十大名句如下:

1、天下皆知美之为美,斯恶已。皆知善之为善,斯不善已。

花草树木,山川河流,一切自然万物,本来就是和谐共存的一体,如果非要定出个善恶美丑的标准来,那就会打乱这个平衡,造成不和谐了。

2、有无相生,难易相成,长短相形,高下相盈,音声相和,前后相随,恒也。

有和无、难和易、长和短、高和下、音和声、前和后,都是对立统一、共同存在的,没有这个,就没有那个,缺了哪个都不行,这才叫一阴一阳之谓道。所以人如果能放下分别、执着,那就真正得“道”了。

3、天下之至柔,驰骋天下之至坚。

天下最柔弱的东西,往往可以驾驭最刚强的东西。比如水和空气,还有女人和男人,男人虽然很阳刚,但往往屈服在温柔的女人面前。所以做人要懂得能屈能伸,这才符合天道。

4、甚爱必大费;多藏必厚亡。故知足不辱,知止不殆,可以长久。

太在乎名利了,往往会付出很大的代价;太乐于敛财了,往往会遭到更大的损失。所以做人要懂得知足,才不会受到屈辱;要懂得适可而止,才不会遇到灾祸;这样才可以保持长久的平安喜乐。

5、大直若屈,大巧若拙,大辩若讷。

越是正直的人,越是经常委曲求全;越是有智慧的人,越是显得很笨拙;越是口才好的人,越不轻易发言。

6、祸莫大于不知足;咎莫大于欲得。故知足之足,常足矣。

人生最大的灾祸,源自不知足;最大的罪过,来自于贪欲。所以只有懂得知足的人,才能得到长久的安乐。

7、为学日益,为道日损。损之又损,以至于无为。

知识学得越多,分别执就越多;修道修得越久,烦恼习气就越少。等烦恼习气全部去除以后,就回归本性,放下一切分别执着,无为而无不为了。

8、圣人常无心,以百姓心为心。

圣人没有分别执着,没有自己的想法,不会说“我想怎么怎么样”,他完全是随顺众生的根机,随顺众生的想法,对症下药,利益众生。

9、知者不言,言者不知。

真正有智慧的人,明白世事无常,一切都在变化之中,只要用言语表达出来,就已经和事实真相偏离了,所以不会轻易发言;而没有智慧的人,分别执着心很强,总认为自己是对的,所以就喜欢夸夸其谈,高谈阔论。

10、祸兮福之所倚,福兮祸之所伏。

祸和福是一对孪生兄弟,是相互依存,共同存在的。人在遇到灾祸的时候,如果处理得当,往往会否极泰来,因祸得福;人在享受福报的同时,往往也为灾祸埋下了伏笔,乐极生悲。所以修行人都追求中道,要把一切顺逆看淡,得之不喜,失之不忧。

《道德经》第十八章 透过现象看本质

《道德经》

第一章                

道可,道非,常道。名可,名非,常名。无,名天地之始;有,名万物之母;故常无,欲以观其妙;常有,欲以观其徼。此两者同,出而异名,同谓之玄。玄之又玄,众妙之门。

注:《道德经》原文没有标点符号,而错误的断句会障碍人的认知。以上是我多年学习和思考后得到的我认为是最正确的断句。

战国时代的老子一生最关心的是恒常之道,即怎样才能永久长存的问题。结果发现万物从无到有,又从有到无之恒常之道,即是相互对立的两个因素不断地此消彼长、是非无常。就是说,无常多变是这个世界的常道。某样事,今日可行,明日也许不可行;某个名,今日是好的、是广受称赞的,明日也许被批得体无完肤。这是人们司空见惯的,可见道可,道非,常道。名可,名非,常名。

春夏秋冬、日夜交替和万物的生老病死展示了有和无不断变换之道。由此可以推出无是天地之根本,由无变成有,便有了天地万物,但万物终将变为空无。

故当常觉悟空无的状态以观空无的微妙,因为无中含无数的微妙之有;当常觉悟实有的状态以观其终结的边界,因为有必变为无。无蕴含种种生机,有面临种种灭难。

至无之内,有至有者存;至虚之中,有至实者在。没有绝对的无。一切的原点都不是绝对的无,而是非有非无的。因此有和无经常互换,有变无,无变有,这彰显了物质世界的无常,而无常正是这世界很平常的道。所以有和无从更高更大的视角看是相同的,对有或无不要执着。常言道:否极泰来。实际否泰两卦的从天上看是一样的。

玄字恰当地描述了事物走向其反面又会回到原点的情景。正是玄提示人们大同的道理。玄之又玄,万物终归原点,而原点就是众妙之门。许多次轮回后,人或许可以回归本真、回到原点,这原点就是虚无这众妙之门。

2022年4月3日

生命必读之书——《道德经》之第一章

原文

十八章

大道1废,有仁义;智慧出,有大伪;2六亲3不和,有孝慈;国家昏乱,有忠臣4。

注释

1.大道:指社会政治制度和秩序。道,在此指一种准则。

2.智慧出,有大伪:聪明智巧出现了,伪诈才盛行。据陈鼓应教授考证,郭店简本无此句,陈老疑为战国中后期受庄子后学激进派思想影响所妄增,建议删之。此说供参考。

3.六亲:指父、子、兄、弟、夫、妇。这里指家人之间的关系。

4.忠臣:郭店简本作“正臣”,帛书及傅奕本作“贞臣”,均不影响文义。

今译:大道被废弃了,才有提倡仁义的需要;聪明智巧的现象出现了, 伪诈才盛行一时;家庭出现了纠纷,孝慈才彰显出来;国政昏乱,忠臣才见出。

《道德经》与生活智慧

陈鼓应教授评述本章:

就像陈老所说,环境污染危及到人类生存,人们才开始重视环保;食物不安全成了常态,大家热烈追捧生态有机食品;野生动物种类日益减少,生态链遭到破坏,有识之士站出来呼吁保护野生动物。当拥有时,我们觉得是那么理所当然,失去时,才明白它的可贵。

老子是一位悲观的智者,透过我们看起来喜人的外在表象,如“仁义”、“孝慈”、“忠臣”,他看到了背后的深层原因。正如反腐倡廉成绩喜人,全民欢欣鼓舞,有没有想过正是因为腐败猖獗才会有那么多贪吃的“老虎”?某地发现天然氧吧,空气洁净清新,城市的人们趋之若鹜,恰是因为城市的上空,已难见蓝天白云?老子对万事万物,始终持一种审慎的态度,他并不为一已私利而忧,他悲天下而悯世人,大慈才大悲,圣人莫不如是。

从老子本章的简洁论述中,也可以看到,事物的推演,不会总是朝着一个方向前进。大道废、六亲不和、国家昏乱,并不会人类灭亡世界末日,正如腐败中孕育新生,仁义、孝慈、忠臣会出现,会为社会生态系统带来新的平衡,这便是系统的制衡力量,也就是道的力量。所以从这一点来看,任何情况下,我们都不应该绝望,极端引发变革,物极必反,否极泰来。邀请自己在最黑暗的时候等待光明,不是鸡汤不是阿Q,那是在道中了。而人生得意时,也需警惕不要离心太远,避免乐极生悲。

事物总在动态的调整中,最终走向平衡,而这个平衡,就是一种自然和谐状态。儒家的中庸思想也教导:叩其两端而执中。“中”不是中间,不是平均,不是折中,它是平衡点。叩其两端,是指要全面的了解事物,因为事物阴阳合和、对立统一,不可执一端而行事,而要执中,要把握这个平衡点。

作为个体,要学习穿过现象,多维度思考问题,看清问题的全貌,看懂背后的因缘。掌握了平衡的智慧,我们既不会盲目乐观,也不会妄自菲薄,以一颗定静之心,处事行云流水,待人慈悲宽容。

把外在表象,作为一把开启智慧之门的钥匙,在事中去洞察,在事中去修炼。

老子的哲学中,深藏“无”之智慧,没有成见,没有预设标准,没有分别心,所以更能看清本质,洞悉真相。它不仅可以解释如大道废、六亲不合等宏观的社会现象,对于微观的个体行为,以“无”去因应,往往也会带来更加成熟稳定的人际关系。

比如你身边最亲密的人跟你吵架,有了一些不可爱的言行刺激到了你,这时候我们往往很容易被对方的情绪带跑,我们会指责或争辩,甚至会愤而发动攻击,陷入纷争之中。如果我们能懂得,那些不可爱的现象后面,是因为爱的匮乏,是以这样让人不舒服的姿态在呼唤爱,也许我们就能找正确面对的方法。可能就只是上去紧紧拥抱他/ 她,在对方狂风骤雨的爆发中,坚定又轻柔的在他/她耳边说:我明白你现在觉得很不好受,我和你一起面对!当然这只是举例,也许你有更好的方式,我是想说,除了针锋相对,我们可以有更多的方式让对方感觉到你的理解和爱,让你们之间的连接,更加紧密。

当“看不惯”一个人的时候,我们会无意识去抨击这个人身上我们不喜欢的言行或特点,如果此时有人附合,我们会更加坚信自己的看法是对的,这时可以回观下,抨击背后的本质是什么?是因为我们不接受这样的自己吗?是因为我们害怕这些不喜欢的特点会从自己身上跑将出来,才想去攻击和抑制它吗?作家张德芬老师说过,外面没有别人,只有自己。王阳明先生也说,心外无它。下一次,当下意识想要评判时,试试去觉察和思考,我们评判背后的心理动机是什么?我们都知道,没有绝对的好人和坏人,小孩子看电视剧时,才喜欢进行这样简单的区分,抛开非此即彼、非黑即白的二元对立,就会有更多维度的视角,也可以看到更多的真实。

透过现象看本质,看到事物的整体性,处事不偏颇,待人能客观,得意时保持一份警觉,失意时存一分真诚盼望。自然之道,动能守恒,因势利导,保持平衡。

注:《道德经》原文部分引自陈鼓应《《老子注译及评介》修订增补版》,特此说明。

昨天细读了路西法殿下创建的圣贤书友中的《道德经》,一时没能忍住,便写了一文。谁知,这文一写,竟忍不住萌发了全本读《道德经》的欲望。

今早起床,什么也没有做,就拿着《道德经》捧读。结果,诵来诵去,神清气爽。那时,我就想,这寺庙里的和尚为什么伴着晨钟暮鼓,孜孜不倦读经了。原来,读经本身也是一种修身养性。我不当和尚,不念佛经,那么,晨钟暮鼓,读一读这万经之王《道德经》,是不是对以后生活学习有帮助呢?

所以,就学学这些和尚们,天天念一念《道德经》,悟一悟道,指不定悟出点名堂。因此,从《道德经》第一章开始反复读,一直读下去。我想,待到读完整本《道德经》,也算是在路西法殿下的引导下,系统读完了一本书,那真是快莫大焉。

之所以快莫大焉,是因为殿下还有贝的奖励读下去,并引导着思考写文。那就索性读,写,既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,又能提升写文水平,何乐而不为?因此,每天作为必读书目,并为此更一篇文。

《道德经》第一章

原文:

道可道,非常道;名可名,非常名。无名,万物之始;有名,万物之母。故常无欲,以观其妙;常有欲,以观其徼。此两者同出异名,同谓之玄,玄之又玄,众妙之门。

直译:

可以用语言说出来的道,不是真正的道。这个叫出来名字的道的名字,不是真正的名字。(真正的道)无名是万物的本始;(被定义的道)有名,是解读万物的根源。

因此,用无欲的心态(不带任何欲望)可以了解、观察到道的玄妙,用有欲的心态(怀着各样目的)能了解、观察到道的效果。无名和有名,是同一来源而不同的名称。它们都是玄妙的东西。它不是一般的玄妙、深奥,而是玄妙又玄妙、深远又深远,是宇宙天地万物之奥妙的大门,

我的解读:

老子《道德经》第一章,是整部书的总纲,在全书中具有提纲挈领的作用。该章搞懂了,领悟相对透彻了,其它各章节就容易看懂并深入理解得了。

何谓道?没有结论。反而读来读去有些绕。说得出来的道,不是通常意义的道。给这个道命名,却又不是真正的名。也就是说,你所悟的道,只要说出来,就走了样。正因道之无名,它才是万物的本源。有了名,便成了了解万物的根本。

它揭示了宇宙的起源。因为老子是道学的鼻祖,我们不妨从道教的阴阳图形中来进行直观感悟。

阴阳太极图,是一个圆圈里面有两个黑白标志,各占一半。如果将整个大圆圈看着是道且无名的话,那里,里面的两个黑白阴阳部分就是有名和万物之母。

所谓道生一,一生二,二生三,三生万物。也可归结为“太极生两仪,两仪生四象,四象生八卦。”八卦再生东西南北中,诞生了万事万物。

同时,黑白阴阳还表明,黑中有白,白中有黑。它们本来是平衡存在的,在大圆圈中各自均衡对半。如果打破这个平衡,那么,有可能阴多一些,也有可能阳多一些。

因此,它体现了老子最基本的哲学思想:平衡中和,辨证思维,探幽寻微,生生不息。

.这章讲道、名、有、无、妙、玄等基本概念,它引导人们去积极思考。道可道,非常道。任何语言文字都无法将这个道精准描述出来。你费尽心思描摹的道,就不是真正的道。那怎么办?继续去找。

一个人,一个民族,一个国家,大家都去找,一时找到了自认为是真道的道,但却不是。便又寻找。在不断的寻找过程中,完善自己,发展自己,力求与真正的道接近。如此,个人就进步,社会就发展。

道是很美的东西,全在于去悟。用任何语言文字都无法描述。余秋雨先生说:自然的最美处,正在于人的思维和文字难于框范的部分。让它们留住一点虎虎生气,交给人们一点生涩和敬畏,远比抱着一部《康熙字典》把它们一一收纳,有意思得多了。

这个人的思维和文字难以框范的部分,就是道。人们不仅要用心去感悟,更要对它有所敬畏。不要以为人定胜天,吼了吼,大地也要抖三抖。那都是偏离了道的正确方向,会给人带来无穷无尽的灾难。

我们现在不得不回过头来,重新治理环境,重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,就是体现阴阳太极中的平衡。不能偏颇太大。只有如此,才能在寻道的路上探幽寻微。

我国古代心学的创始人王阳明,就有一股执着精神。他当年对着竹子苦苦格物,寻求道的真谛。竟一连格了好几天茶饭不思,夜不安寝。最后终于格出了道:格物致知,知行合一。当然,他把这个道悟出了,虽然能引导人们解决一些哲学问题,但又不是真道。人们还得不断地格,以致无穷。

因为,自然之道,是玄之又玄,是奥妙无穷的,终其人类,不一定能悟出老子所说的这个“道”。

而无名与有名,体现了世界的对立统一和辨证思维。太极上的阴阳两极,相互对立,但它们统一存在于这个大圆圈内。一切事物的对立发展,此消彼长,都是在这个大圆圈中进行的。这就从直观上显现了世界的对立统一。在对立统一中体现辨证思维。

阴到极致,便转化为阳;阳到极致,便转化为阴。所谓否极泰来,日中而仄。红得发紫,也是如此。应用于实际生活中,做事要留有余地,不可顶满格去干。功成要身退,居安要思危。

不过,在我们写文,尤其是写、故事设计情节和人物时,一定要体现这种辨证手法。一个人物,其个人命运,要将其不断打入谷底,惨得不能再惨。在惨到极点时,进行阴阳转化,峰回路转,让人心情随故事情节,随人物命运而迭宕起伏,扣人心弦。如果没有波澜,阴阳反差不大,那这篇或故事,注定是失败的。

在克制自己的欲望上,用有与无辨证去约束,对个人的命运和前途,尤为关键。

有就是无,无就是有。二者相伴而生,存在于每一个人身上。你今天位居高位,有大把的权力可以挥霍,有享不尽的荣华,但那无,却悄悄蔓枝展开。当你的贪欲达到阴阳转换的临界点,无,就訇然而至,将你打入万劫不复的深渊。多少腐败分子尽管犯罪手段千变万化,但终逃不脱因为心中的有(欲),才换来了个人的无(身败名裂)。

相反,你虽然身处逆境,处于全无的的状态,只要心中有梦想,有渴盼,并切实可行去进行人生的规划,全力以赴去落实,那么,你的“无”可转化为”有“,实现人生的逆袭。

为了更深入更透彻地解读《道德经》,今天翻了翻资料。无意发现了央视原主持人白岩松也在读《道德经》。并且,还开有讲座。饶有兴趣听了会儿,很受启发。

白岩松从24岁初步读《道德经》,读过一遍后,就搁置那儿了。据他讲,虽然搁置了,但其书中的价值观却深深印入脑海中,并在以后的工作学习中无意识加以运用。

随着事业的蓬勃发展,他到36岁名声大噪。但接二连三的困惑也来了。声名远播,一时有些承受不住。在随后而来的访和编辑中,总是感到不顺手。效果很不理想。那时,他很苦闷。后来,又重拾《道德经》从中找到了答案,彻底解决了问题。

他说,之所以访和编辑不顺,是因为心中牵挂着“两老”。老领导,老百姓。总是揣摩着他们的心思和反应。在些状态下,就前怕狼,后虑虎。战战兢兢,不得要领,方寸很容易乱套。他看了《道德经》第七章:天地所以能长且久,以其不自生,故能长生。···? ··非以其无私耶?故能成其私。

原来,他在工作时,首先心中就有一个私,所以,表现于外在行动上,就受这个私所左右,那么,干的活就非常糟糕了。

解决了这个问题,他后来再去工作时,就完全放下心里的负担,按照事物本来的面目进行,效果出奇的好。

我听了他讲的亲身体会后,以为,其实,他的这个困惑在第一章里就可以找到答案: 故常无欲,以观其妙;常有欲,以观其徼。

常无欲,心里没有任何负担,静心观察事物,才能发现其精妙之处。常有欲,心里有多样的设去观察事物,肯定会带着各式各样的目的性和功利性,难免看问题,处理问题会偏颇。不能达到准确反映事物本来面目的效果。

真没想到,这么个大腕,对于《道德经》研读得这么深透。他开的有一系列讲座,在喜玛拉雅上有专题。我订阅了下来,作为以后深研《道德经》的材料。

清心寡欲,淡然宁静研读《道德经》吧。白岩松把它称为“我生命中必读之书。”我后来想了想,把古文化的儒、释、道,三者作了一个比较,儒家力求人们积极入世,而释家则想方设法使人们出世,比如遁入空门,六根清净,也就是现实生活中一遇挫折,就皈依佛门。而道学却介于这两者之间。既要入世,也要在入世时保持一种宁静致远的心态。

如果说,儒家是主张进行人生加法的话,那么释家却是让人抛开一切,遁入空灵。而道家是既做加法,也有空灵,更是不断做减法,从这个侧面来看,是融三者之优。

形象比喻来说,你往人生路上不断飞奔的时候,该丢弃的必须丢弃,该吸收的必须勇于吸收,该静止时必须如和尚念经般从容念经。在不断地动与静的交错中,感悟人生,修正方向,才不致于迷路,才不致于盲人骑瞎马,夜半临深渊。

愿这生命必读之书,伴随左右,如一盏指路灯,驱散阴霾,时时有光明。

热门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