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 首页 > 文学库

色即_色即是空的意思是

色即_色即是空的意思是

       大家好,今天我来为大家揭开“色即”的神秘面纱。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个问题,我将相关资料进行了整合,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索吧。

1.谁知道"色即是空"的真正意思啊?

2.色即是空----什么意思?

3.佛教说:色即是空,空即是色是什么意思!这句话有什么佛教故事吗?

4.“色即是空,空即是色”具体是什么意思?出自哪里?

5.色即使空,空即使色是什么意思?

6.色即是空、空即是色的真正含义是什么,这句话源于那个朝代

色即_色即是空的意思是

谁知道"色即是空"的真正意思啊?

       空即是色(梵s/u^nyata^iva ru^pam,藏ston%-pan~id gzugs so)

       ‘色即是空’之对句。即指真空不异于色法,空的当体即是色。如《般若波罗蜜多心经》云(大正8·848c)∶‘色不异空,空不异色,色即是空,空即是色。受想行识,亦复如是。’

       此谓五蕴与空是不异,而且相即。《华严法界观门》云(大正45·686a)∶‘真空必不异色,故云空即色,(中略)要由真空即色,(中略)故令断空不即色。’此并非是析色见空,乃是由于体达色之当体即空,故言空而不意味断灭,也就是即有之空方名真空,然而此真空既‘即有’,故必亦不异于‘有’,空即是有,故说为空即是色。

       ◎附∶印顺〈色即是空·空即是色〉(摘录自《妙云集》下编{11})

       ‘色即是空’,‘空即是色’,一般赏识他的圆融,却不大注意佛经的完整意义。忽略了这是阐明‘五蕴皆空’,而归宗于‘诸法空相’及‘空中无色’的。这不是理论问题,而是修证问题。如专在即色即空的理论上兜圈子,就会不自觉的横跨了一步。

       ‘色(受、想、行、识,此下以色为代表,总说五蕴)即是空’,‘空即是色’,是什么意义?为什么要这样说?这应先理解,‘色’与‘空’所代表的意义。‘色’等是我们触对的世界,物理(生理)、心理现象的世界。被称为‘自己’的身心组合,认识到的境界,就是‘色’等,这就是当前的现实。然而,这是众生的现实;如老是这样,将永远的迷惑,永远的苦厄,永远不自在的活着,不自在的死去。这是佛法所确认的人生大问题。学佛法,是要在这当前的现实(五蕴)中,如实觉照而得大解脱(度一切苦厄)。无论是小乘、大乘,有宗、空宗,都以为修证是有超越常情的体验的。究竟的体验内容,是一般心识所不能意解与想像的;也不是一般语言文字所能表示的。这是什么都不是,连‘不是’也说不上的。对一般人来说,这是怎么也说不明白的。佛陀说法,不是为了说明这个,而只是就众生的当前现实身心,指示,引导,使学者在修持的过程中,离却颠倒、错乱,而趣向,临入这一如实的境地。在离却颠倒错乱的修持中,佛是常以‘无常’、‘无我’、‘寂灭’(三法印);‘空’、‘无相’、‘无作’(三三昧);‘厌’、‘离’、‘灭’、‘舍’等来教导的。在修持中,以脱落常情迷执而实现出来。所以在无以名之,强为立名的情况下,就称之为‘空’,‘空性’(也称无相、无作、不生灭等)。古人说∶‘空亦复空;但为引导众生,故以假名说。’如以空为空,那早就误会了。空,可说是符号,表示那众生所无法思议的,而可经空无我的观照,而如实体现的境地。这样,当前的现实(五蕴,可能的体验)空,在我们的意解中,对立起来。世间学者看来,这是现实与理想,现象与本体,形而下与形而上。在佛教中,相与性,事与理,也都在理论中对立起来。如病眼的见虚空有华,明眼的见虚空明净∶将空花与明净,对立起来而说同说异,虽是免不了的(众生就是欢喜这一套),而其实是不必要的。

       现实的‘色’(蕴等),可能实证的‘空’(相、空性等),如寻根究柢的说起来,这是一切佛法所共的。以不同的名词来表示(约义不同,在说明上就有多少差别),那就是‘虚妄’与‘如实’,‘生死’与‘涅盘’,‘世间’与‘涅盘’,‘有为’与‘无为’,‘缘起’与‘寂灭’。如从‘能’边说,那就是‘无明’与‘般若’,‘无明’与‘菩提’了。‘空性’,圣者们的体证,是有浅深的;而为一切圣者所共证,是没有差别的。所以经上说∶八地菩萨智证无分别性,是二乘所共的(《华严经》)。二乘若智若断,就是菩萨无生法忍(《般若经》)。汝等所行,是菩萨道(《法华经》)。就现实‘五蕴’而体证‘空相’中,表现为大乘菩萨的,不只是‘照见五蕴皆空’,而是从‘色即是空’,‘空即是色’去证入的。‘色即是空’与‘空即是色’,在修持上是观法,是趣入‘空相’的方便。在说明上,这是与二乘的差别所在。这是事实,是佛教界的事实。被称为小乘的圣者,观‘五蕴’而证入‘空寂’,意境是‘超越’的,是超越于生死的。因而自然的倾向于离五蕴而入空,离世间而证涅盘。从而作体系的理论说明,那就生死与涅盘各别,形成两项不同的内容。基于这种意解,而形成圣者们的风格,不免离世心切,而流露出‘遗世独存’、‘出淤泥而不染’的精神。这在佛教中,可说是圣之清者了!而另一分证入的圣者,觉得迷悟虽不可同日而语,而迷者现前的五蕴,圣者现证的空相,决不是对立物。观五蕴而证入空相,空相是不离五蕴,而可说就是五蕴的;就是五蕴的实相,五蕴的本性。如明眼人所见的明净虚空一样,与病眼所见的,决不是对立物,而实是病眼所见的,那个空花乱墬的虚空的真相。没有离五蕴的空,也就没有离空的五蕴了。这一类圣者,就是被称菩萨的。依蕴而契入空相,意境是‘内在’的。真理是不离一切而存在。基于这一特质,自然倾向于即俗而真。由此而发为理论的说明,那就‘世间即涅盘’,‘生死即解脱’,‘色即是空’,‘无明实性即菩提’了。基于这种特质,而表现为菩萨的风格,那就‘即世而出世’;‘不离世间而同入法界’;‘不着生死,不住涅盘’;‘不离世间’,‘不舍众生’,而流露出‘涅而不缁’的精神了!

       根源于众生的当前事实——‘色’(蕴等),而趣入‘空相’,是佛法的根本问题。意境上、理论上、风格上,虽表现为‘超越’的‘离世’,或‘内在’的‘即世’——二类。菩萨的特质,虽为‘即俗而真’,‘即色是空’,不离乎世俗,甚至以贪、嗔、痴、慢为方便。然在修证的过程中,大乘还是‘照见五蕴皆空’,还是证入‘诸法空相’,‘空中无色,无受、想、行、识’。因为五蕴是众生当前的事实,熟悉不过的生死现实。所求所向所趣证的目标,当然不是五蕴。修证的主要目标,正是即‘色’观‘空’而契入‘空相’。在没有契入‘空相’以前,也说不上即色即空的妙悟。所以观‘空’而契入‘空相’,就是转迷为悟,转凡成圣的关■所在。《般若经》说∶‘慧眼于一切法都无所见。’《金刚经》说∶‘若见诸相非相,即见如来。’唯识宗所传∶根本智证真如,是泯绝众相的。圣者的现证,突破生死关的根本一着,就在这里。《密严经》说∶‘非不见真如,而能了诸行,皆如幻事等,虽有而非真。’不同于世俗所见的诸行(五蕴)如幻,是要透过这根本一着——证悟真空,而后逐渐达到的。所以根本智(般若)证真,方便(后得智)达俗,方便是般若的妙用,是般若成就以后所引发的。论理,方便不异般若,即般若的妙用。五蕴是即空的五蕴,蕴空不二。而事实上,印度圣者的修证,却是面对现实;尽管即色即空,而所悟正在‘空相’(根本智证一关,并不说菩萨修证,齐此而止)。这与部分学者,高谈理论的玄妙,清谈娓娓,悦耳动听,是有点不同的。

       佛法不是假设的推理,是有事实,有经验,而后才有理论的,名为‘从证出教’。教化,使人信解而同样的趣入于修证,于是而有‘色自性空,不由空故,色空非色’等说明;才有中观者、瑜伽者的理论说明。这是佛法的修证事实。在修持经验中,有似是而非的,或将到而未到的境地;世间也有类似的情形。因此,再从这二点,略为论列。‘色即是空,空即是色’,是佛法的修证问题。‘空’所代表的,是甚深的体验内容,这不是文字语言的理论领域!佛法有什么可说呢!然而,佛有善巧方便,就众生现实身心,开示,诱导,使人类揭开现实的诳假相——‘色’(代表现实身心),而直入于自证的境地——‘空’。在这方法论的立场上,‘色’为什么是虚妄,是假相,是空?为什么这样的观照,能趣向、契入‘真如’、‘空相’,就都是可以论说的了。这譬如‘阳明山’自身,本无所谓东西南北,而从我们自己的立场来看,通过世俗共认的名相假立,就有东西南北可说。而且(虽然是假立的)可凭此东西南北的方向,前进而到达目的。修证的方法问题,成为理论问题。解与行相应,从可说可分别,而能导向离言无分别,是佛法的大方便,这不是侈谈不立文字者所知的。(中略)‘色即是空,空即是色’,不只是理论的,而是修证的方法问题。般若的‘照见五蕴皆空’,是以‘色即是空,空即是色’——空有无碍的正观为方便,而契入‘诸法空相’的。约方法说,是观,是空观——‘未成就时名为空(三昧,唯识宗名加行无分别智)’。因空观的修习深入,到契会实相——‘成就时名为般若’(唯识宗又称为根本无分别智)。论方法,是观,虽依止起观,修到止观双运,而观不是止。等到成就功德,般若与禅定相应,定慧平等,而般若波罗蜜多,并不就是禅定波罗密多。说到观,观是寻思,抉择。思择一切法无自性空;或思择名义无实而入唯识无义的正观,般若是由观的修习而引发的。中道正观(无分别观)与修止不同,与直下无分别而得的无分别定,也根本不同。与部分类似的定境,都不可同日而语,何况是幻境?更何况是咒力、药力,所起身心的类似超常经验呢!以药力所引起的某种超常经验,解为‘色即是空,空即是色’,固然是不伦不类。专在学派的理论上表扬一下,对于‘即色即空’的经义,也还有一段距离呢!

       〔参考资料〕 慧净《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疏》;《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幽赞》卷下;《注华严法界观门》。

       FROM:中华佛教百科全书

       色即是空

       梵语 ru^pam! s/u^nyata^ 或 yad ru^pam! sa^ s/u^nyata^。出自玄奘所译般若心经。为“空即是色”之对句。色,广义言之,乃物质之总称。谓一切现象皆为空幻,无有实体。小乘以人为五蕴之假和合,无独立自存之实体,故说“人无我”;大乘不但认为人无我,且以为五蕴自身亦虚假不实,而说“法无我”。所谓五蕴皆空,意谓不论物质现象(相当于色)或精神现象(受、想、行、识)均属因缘所生法,无固定不变之自性;若以其为实有自性,则是虚妄分别,故色之本质为空。(梵文般若波罗蜜多心经、大品般若经卷二十五实际品、了义般若波罗蜜多经、维摩经卷中入不二法门品、大智度论卷九十、中论卷二观行品、般若心经疏、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赞、华严注法界观门)((参见:空即是色)3478)p2544

       FROM:佛光大辞典

       色即是空

       色是指一切有形的物质,这些物质都是因缘和合而生的,其当体即空,故说色即是空。

       FROM:陈义孝《佛学常见辞汇》

       色即是空

       (术语)色者总谓有形之万物。此等万物,为因缘所生者,非本来实有故是空也,是谓之色即是空。即是指事物当体而言。是就五蕴说有空即之理也。般若心经曰:‘色不异空,空不异色。色即是空,空即是色。受想行识亦复如是。’梵Ru%panis/u%nyata%

色即是空----什么意思?

       首先,佛门所谓的“色”,绝对不是我们现在所说的色情的色。

        佛家所谓的色,乃是指一切有形象和占有空间的物质,比如桌子、椅子、饭菜,是相对于“空”而言的。

        打一个不怎么形象的比喻就是:色,是电脑硬件,是看得见、摸得找的真实存在;空,则是软件,你看不见也摸不到,但它依旧存在。以硬件、软件的概念来划分的话,色是色、空是空;但是如果站在一个更高的认知层面的话,硬件是电脑组件,软件也是电脑组件,既然大家都是电脑组件,当然就色即是空、空即是色了。色即是空的境界,乃是说有形体的物体和无形体的物体在本质上是一样的,而不像一般人理解的“色情就是空灵,空灵就是色情……”

佛教说:色即是空,空即是色是什么意思!这句话有什么佛教故事吗?

       空即是色(梵s/u^nyata^iva ru^pam,藏ston%-pan~id gzugs so)

       ‘色即是空’之对句。即指真空不异于色法,空的当体即是色。如《般若波罗蜜多心经》云(大正8·848c)∶‘色不异空,空不异色,色即是空,空即是色。受想行识,亦复如是。’

       此谓五蕴与空是不异,而且相即。《华严法界观门》云(大正45·686a)∶‘真空必不异色,故云空即色,(中略)要由真空即色,(中略)故令断空不即色。’此并非是析色见空,乃是由于体达色之当体即空,故言空而不意味断灭,也就是即有之空方名真空,然而此真空既‘即有’,故必亦不异于‘有’,空即是有,故说为空即是色。

       ◎附∶印顺〈色即是空·空即是色〉(摘录自《妙云集》下编{11})

       ‘色即是空’,‘空即是色’,一般赏识他的圆融,却不大注意佛经的完整意义。忽略了这是阐明‘五蕴皆空’,而归宗于‘诸法空相’及‘空中无色’的。这不是理论问题,而是修证问题。如专在即色即空的理论上兜圈子,就会不自觉的横跨了一步。

       ‘色(受、想、行、识,此下以色为代表,总说五蕴)即是空’,‘空即是色’,是什么意义?为什么要这样说?这应先理解,‘色’与‘空’所代表的意义。‘色’等是我们触对的世界,物理(生理)、心理现象的世界。被称为‘自己’的身心组合,认识到的境界,就是‘色’等,这就是当前的现实。然而,这是众生的现实;如老是这样,将永远的迷惑,永远的苦厄,永远不自在的活着,不自在的死去。这是佛法所确认的人生大问题。学佛法,是要在这当前的现实(五蕴)中,如实觉照而得大解脱(度一切苦厄)。无论是小乘、大乘,有宗、空宗,都以为修证是有超越常情的体验的。究竟的体验内容,是一般心识所不能意解与想像的;也不是一般语言文字所能表示的。这是什么都不是,连‘不是’也说不上的。对一般人来说,这是怎么也说不明白的。佛陀说法,不是为了说明这个,而只是就众生的当前现实身心,指示,引导,使学者在修持的过程中,离却颠倒、错乱,而趣向,临入这一如实的境地。在离却颠倒错乱的修持中,佛是常以‘无常’、‘无我’、‘寂灭’(三法印);‘空’、‘无相’、‘无作’(三三昧);‘厌’、‘离’、‘灭’、‘舍’等来教导的。在修持中,以脱落常情迷执而实现出来。所以在无以名之,强为立名的情况下,就称之为‘空’,‘空性’(也称无相、无作、不生灭等)。古人说∶‘空亦复空;但为引导众生,故以假名说。’如以空为空,那早就误会了。空,可说是符号,表示那众生所无法思议的,而可经空无我的观照,而如实体现的境地。这样,当前的现实(五蕴,可能的体验)空,在我们的意解中,对立起来。世间学者看来,这是现实与理想,现象与本体,形而下与形而上。在佛教中,相与性,事与理,也都在理论中对立起来。如病眼的见虚空有华,明眼的见虚空明净∶将空花与明净,对立起来而说同说异,虽是免不了的(众生就是欢喜这一套),而其实是不必要的。

       现实的‘色’(蕴等),可能实证的‘空’(相、空性等),如寻根究柢的说起来,这是一切佛法所共的。以不同的名词来表示(约义不同,在说明上就有多少差别),那就是‘虚妄’与‘如实’,‘生死’与‘涅盘’,‘世间’与‘涅盘’,‘有为’与‘无为’,‘缘起’与‘寂灭’。如从‘能’边说,那就是‘无明’与‘般若’,‘无明’与‘菩提’了。‘空性’,圣者们的体证,是有浅深的;而为一切圣者所共证,是没有差别的。所以经上说∶八地菩萨智证无分别性,是二乘所共的(《华严经》)。二乘若智若断,就是菩萨无生法忍(《般若经》)。汝等所行,是菩萨道(《法华经》)。就现实‘五蕴’而体证‘空相’中,表现为大乘菩萨的,不只是‘照见五蕴皆空’,而是从‘色即是空’,‘空即是色’去证入的。‘色即是空’与‘空即是色’,在修持上是观法,是趣入‘空相’的方便。在说明上,这是与二乘的差别所在。这是事实,是佛教界的事实。被称为小乘的圣者,观‘五蕴’而证入‘空寂’,意境是‘超越’的,是超越于生死的。因而自然的倾向于离五蕴而入空,离世间而证涅盘。从而作体系的理论说明,那就生死与涅盘各别,形成两项不同的内容。基于这种意解,而形成圣者们的风格,不免离世心切,而流露出‘遗世独存’、‘出淤泥而不染’的精神。这在佛教中,可说是圣之清者了!而另一分证入的圣者,觉得迷悟虽不可同日而语,而迷者现前的五蕴,圣者现证的空相,决不是对立物。观五蕴而证入空相,空相是不离五蕴,而可说就是五蕴的;就是五蕴的实相,五蕴的本性。如明眼人所见的明净虚空一样,与病眼所见的,决不是对立物,而实是病眼所见的,那个空花乱墬的虚空的真相。没有离五蕴的空,也就没有离空的五蕴了。这一类圣者,就是被称菩萨的。依蕴而契入空相,意境是‘内在’的。真理是不离一切而存在。基于这一特质,自然倾向于即俗而真。由此而发为理论的说明,那就‘世间即涅盘’,‘生死即解脱’,‘色即是空’,‘无明实性即菩提’了。基于这种特质,而表现为菩萨的风格,那就‘即世而出世’;‘不离世间而同入法界’;‘不着生死,不住涅盘’;‘不离世间’,‘不舍众生’,而流露出‘涅而不缁’的精神了!

       根源于众生的当前事实——‘色’(蕴等),而趣入‘空相’,是佛法的根本问题。意境上、理论上、风格上,虽表现为‘超越’的‘离世’,或‘内在’的‘即世’——二类。菩萨的特质,虽为‘即俗而真’,‘即色是空’,不离乎世俗,甚至以贪、嗔、痴、慢为方便。然在修证的过程中,大乘还是‘照见五蕴皆空’,还是证入‘诸法空相’,‘空中无色,无受、想、行、识’。因为五蕴是众生当前的事实,熟悉不过的生死现实。所求所向所趣证的目标,当然不是五蕴。修证的主要目标,正是即‘色’观‘空’而契入‘空相’。在没有契入‘空相’以前,也说不上即色即空的妙悟。所以观‘空’而契入‘空相’,就是转迷为悟,转凡成圣的关■所在。《般若经》说∶‘慧眼于一切法都无所见。’《金刚经》说∶‘若见诸相非相,即见如来。’唯识宗所传∶根本智证真如,是泯绝众相的。圣者的现证,突破生死关的根本一着,就在这里。《密严经》说∶‘非不见真如,而能了诸行,皆如幻事等,虽有而非真。’不同于世俗所见的诸行(五蕴)如幻,是要透过这根本一着——证悟真空,而后逐渐达到的。所以根本智(般若)证真,方便(后得智)达俗,方便是般若的妙用,是般若成就以后所引发的。论理,方便不异般若,即般若的妙用。五蕴是即空的五蕴,蕴空不二。而事实上,印度圣者的修证,却是面对现实;尽管即色即空,而所悟正在‘空相’(根本智证一关,并不说菩萨修证,齐此而止)。这与部分学者,高谈理论的玄妙,清谈娓娓,悦耳动听,是有点不同的。

       佛法不是假设的推理,是有事实,有经验,而后才有理论的,名为‘从证出教’。教化,使人信解而同样的趣入于修证,于是而有‘色自性空,不由空故,色空非色’等说明;才有中观者、瑜伽者的理论说明。这是佛法的修证事实。在修持经验中,有似是而非的,或将到而未到的境地;世间也有类似的情形。因此,再从这二点,略为论列。‘色即是空,空即是色’,是佛法的修证问题。‘空’所代表的,是甚深的体验内容,这不是文字语言的理论领域!佛法有什么可说呢!然而,佛有善巧方便,就众生现实身心,开示,诱导,使人类揭开现实的诳假相——‘色’(代表现实身心),而直入于自证的境地——‘空’。在这方法论的立场上,‘色’为什么是虚妄,是假相,是空?为什么这样的观照,能趣向、契入‘真如’、‘空相’,就都是可以论说的了。这譬如‘阳明山’自身,本无所谓东西南北,而从我们自己的立场来看,通过世俗共认的名相假立,就有东西南北可说。而且(虽然是假立的)可凭此东西南北的方向,前进而到达目的。修证的方法问题,成为理论问题。解与行相应,从可说可分别,而能导向离言无分别,是佛法的大方便,这不是侈谈不立文字者所知的。(中略)‘色即是空,空即是色’,不只是理论的,而是修证的方法问题。般若的‘照见五蕴皆空’,是以‘色即是空,空即是色’——空有无碍的正观为方便,而契入‘诸法空相’的。约方法说,是观,是空观——‘未成就时名为空(三昧,唯识宗名加行无分别智)’。因空观的修习深入,到契会实相——‘成就时名为般若’(唯识宗又称为根本无分别智)。论方法,是观,虽依止起观,修到止观双运,而观不是止。等到成就功德,般若与禅定相应,定慧平等,而般若波罗蜜多,并不就是禅定波罗密多。说到观,观是寻思,抉择。思择一切法无自性空;或思择名义无实而入唯识无义的正观,般若是由观的修习而引发的。中道正观(无分别观)与修止不同,与直下无分别而得的无分别定,也根本不同。与部分类似的定境,都不可同日而语,何况是幻境?更何况是咒力、药力,所起身心的类似超常经验呢!以药力所引起的某种超常经验,解为‘色即是空,空即是色’,固然是不伦不类。专在学派的理论上表扬一下,对于‘即色即空’的经义,也还有一段距离呢!

       〔参考资料〕 慧净《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疏》;《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幽赞》卷下;《注华严法界观门》。

       FROM:中华佛教百科全书

       色即是空

       梵语 ru^pam! s/u^nyata^ 或 yad ru^pam! sa^ s/u^nyata^。出自玄奘所译般若心经。为“空即是色”之对句。色,广义言之,乃物质之总称。谓一切现象皆为空幻,无有实体。小乘以人为五蕴之假和合,无独立自存之实体,故说“人无我”;大乘不但认为人无我,且以为五蕴自身亦虚假不实,而说“法无我”。所谓五蕴皆空,意谓不论物质现象(相当于色)或精神现象(受、想、行、识)均属因缘所生法,无固定不变之自性;若以其为实有自性,则是虚妄分别,故色之本质为空。(梵文般若波罗蜜多心经、大品般若经卷二十五实际品、了义般若波罗蜜多经、维摩经卷中入不二法门品、大智度论卷九十、中论卷二观行品、般若心经疏、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赞、华严注法界观门)((参见:空即是色)3478)p2544

       FROM:佛光大辞典

       色即是空

       色是指一切有形的物质,这些物质都是因缘和合而生的,其当体即空,故说色即是空。

       FROM:陈义孝《佛学常见辞汇》

       色即是空

       (术语)色者总谓有形之万物。此等万物,为因缘所生者,非本来实有故是空也,是谓之色即是空。即是指事物当体而言。是就五蕴说有空即之理也。般若心经曰:‘色不异空,空不异色。色即是空,空即是色。受想行识亦复如是。’梵Ru%panis/u%nyata%

“色即是空,空即是色”具体是什么意思?出自哪里?

       色不异空,空不异色,色即是空,空即是色。

       这段内容非常重要。它是《心经》的要旨、《心经》的精华所在。真能把这个色空不二的道理弄清楚,我们就开悟了。所以,我们要不厌其烦、反反复复地谈这个道理。

        我们先来谈谈这个“色”。色是指六尘,即色、声、香、味、触、法。而六尘又可分为三种色。第一种色谓之“可对可见”的色。“可对”就是可以跟我们面对,我们可以接触到的意思。“可见”是指我们的眼睛可以看到它。六尘中的第一尘——色尘,就是指这种色,是有相相。诸如长短方圆、青黄赤白、男女老少、山河大地、草木丛林、饮食起居等等,既可看得见,又能接触感觉到。

        第二种是“可对不可见”的色。眼睛看不见它,但却能感觉得到、接触得到,这就是声、香、味、触。声音,我们的眼睛是看不见的,但我们的耳根却能够听到它,能够分辨出,这是音乐声,还是汽车喇叭声,还是说话声,还是喜笑怒骂声等等。香、臭气味,我们的眼睛看不见,但我们的鼻子能分别出来,还可以分辨出究竟是什么香味,兰花香、桂花香、玫瑰花香等等。甜酸苦辣咸等味道,眼睛是看不见、分别不出来的,却可以用舌头品尝出是什么味道。触是接触,譬如冷暖、燥湿等等,通过身体接触,就会感觉出来。身体接触了冷空气,就会觉得冷;接触了热空气,就会觉得热。声、香、味、触是属于“可对不可见”的色。

        第三种是“不可对不可见”的色。眼睛既看不见,也接触不到,这就是“法”。法就是法尘,是六尘之一,是前面色、声、香、味、触五尘落谢的影子。就是我们眼睛所看到的色,耳朵所听到的声音,鼻子闻到的香臭,舌头品尝到的酸甜苦辣,身体所接触到的外境,这一切相的影子落在我们的第六识(即大脑)里成为意识,这就是法尘。这个法尘,既不可见,又不可对。

        由上述可知,“色”包括了色声香味触法六尘,六尘又从何而来呢?刚才已讲了,是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取境而来的。六尘加上六根当中的眼耳鼻舌身都是色。至于意根,是对各种有色境缘所产生的思想分别,是无相相,看起来属于心法,不是色法。但是,一动意念就有相,故也不离色法。所以,这个“色”包括我们身外、身内的一切有相相,同时也包括心识的无相相。这一切色都不异空,因为这一切色都无自性,都是因缘和合而成。没有因,不能成事;有了因,没有缘,也不能成事。佛经里讲的空就是“因缘所生法”,即:不自生、不它生、不共生、不无因生。

        不自生的意思是,光有一个主因,而没有它缘,任何事物都不会产生出来。譬如,我们种棉花,光有主因——棉花种子,而没有它缘,如泥土、阳光、水分、肥料等等,那棉花是长不出来的。这就叫做不自生。不它生就是说虽有它缘,而无主因,事物也是生不出来的。尽管有阳光、水分、泥土、肥料等等,但若没有棉花种子,怎么会长出棉花来呢?这就是不它生。不共生,不是两方面和合而生。假如以甲、乙两方面合起来生,那么究竟以甲方为主,还是以乙方为主呢?何况甲和乙也根本没有主体,成立不了两个方面呵!因为甲也是因缘生,乙也是因缘生,因缘套因缘,根本没有主体。譬如,男女相合,生出一个小孩。那么,是以男方为主,还是以女方为主呢?若说以男方为主,男的身体没有主体。因为这个身体是四大假合。四大者,即地、水、火、风。我们常常说“四大皆空”,就是说,我们人不过是地水火风四大合成体,而没有主体,是地水火风一时因缘会和在一起,而成为人的。因缘散了,四大分散了,人就死了。男方如此,女方也不例外,两者都没有主体。世间的一切一切都无不如此,都是因缘合成。男女相合,生下来的孩子还是因缘合成。所以,叫做不共生。不无因生,就是说假如没有一个主因,没有内因和外因,是不能成就事物的。一定要有主因、有内因和外因,众缘和合才能相生。也就是说一切事物均需因缘和合而后生,既然是因缘和合而生,无有自体,所以当体就是空。

        说到空,前面我们已讲过了。凡夫大都认为“空”为相对的空,即顽虚空和断灭空。而佛法说的空,是色的当体即空,以诸法无自性故空。但同是修道人,以根性不同故,在“空”的认识上也有不同。如小乘罗汉、辟支佛等以析法为空,大乘初门菩萨以体法为空,这都不究竟。大菩萨与佛说的“空”才是空有一致的妙有真空。刚才我们讲了一切色相皆因缘所生,没有自体,故谓之空,即缘起性空。下面我们要进一步说明妙有真空的道理。

        前面我们讲了世间的一切境物是可对又可见的色尘,所以历历在目。既然历历在目,看得见,接触得到,为什么又说是“空”呢?这不是实实在在的“有”吗?我们说,一切色相之所以能形成,无不都是我们的自性的作用,是我们真空妙有的性体所显现的。试看世上所有的事物,哪一样不是通过我们大脑的构思和手足的操作而成。大脑之所以能构思,手足之所以能操作,究竟又是谁的功能呢?例如,我们人的眼睛之所以能见到东西,看到色相,并不是眼根能看到。现代科学家也说,眼睛不能见物,而是大脑的功能。大脑的视神经坏了,眼睛就看不见东西了。这话只对了一半。假如全是大脑的功能,当我们一口气上不来,死掉了,这个眼睛和大脑还在,为什么看不到任何东西了呢?足见里面还有个能看的东西,这就是佛性。大脑和眼睛犹如电线与灯泡,纵然安装齐备,但不通电,还是不能亮。而佛性犹如电,是个大动力,由它起作用,才能看得见东西。这能看东西的性能,叫做“见性”——能见之性。一旦人死了,我们所说的佛性就离开了这个躯壳,离开了这个肉体。虽然眼睛和大脑还在,也没有坏,但他对物已不能见了。所以,能见者谓之“见性”,能闻声者谓之“闻性”,能嗅到香臭各种气味者谓之“嗅性”,能尝出酸甜苦辣者谓之“尝性”,等等。这叫做“本是一精明(佛性),分为六和合(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)。”所以,一切事物都离不开性,离开性就没有一切事物,什么事也做不成。

        《楞严经》说得清楚:“性色真空,性空真色。”这个性是妙有的真空体,它一丝不挂、一尘不染,无有丝毫形相,说似一物即不中。这个真空万能体,是构造、变现一切色相的主体。就是说,这个空不是空无所有的空,而是妙有真空的空。因为一切色相无不都是真空妙有的性体所显现的,都是我们的自性所起的作用,离开自性是没有色相的。所以,一切色相就是自性,自性就是一切色相。自性无相,是有而不有,不空而空的真空,而色相则是不有而有,空而不空的妙有。一切色相与妙有真空本来没有两样。但世上的人往往都执着了有形象的色为实有,且迷入心窍、牢不可破。佛悲悯众生,教我们认清真理,强调指出:“色不异空,空不异色”,所谓不异者,就是没有差异的意思。何以是“性色真空,性空真色”呢?因为性空之故,才能显现色相,倘若性不空,已经成为一种有色有相的实体,就不能显现诸相。为什么呢?举个很浅显的例子,假如我们这间房子空了,才能搬进来桌子、大立柜等等。相反,这个房间堆满了东西,已没有空地方了,那就什么也搬不进来了。所以,性体是真空无相,才能显现一切色相,才能变现千差万别的妙相。

        正因为自性无相,是不可以眼见的,所以又称性为妙体。无论在全身内外的哪一个部份都找不到它。把头脑打开找不到,把身体解剖了,把心脏剖开了,也寻不到。它既不在脑,也不在心,了无踪影,了不可得。这就是说,性是了无迹相,不能用眼见的。眼前一切有相的境物,虽然可以借其“见性”而看到,但是谁能够看到自己的这个“见性”呢?因为眼睛只能看见有相的东西,这是其一。其二,眼睛只能看到与其相对的东西,不和眼睛相对则不能看见。譬如:我们的眼睛能看见自己的眼睛吗?因它不和眼睛相对,就看不见了。而自性是绝对的真心,不是相对的东西,所以不能眼见。假如有见,就非真见了。

        性是了无迹相,不能眼见。所以,性为真空。虽然是真空,但它能够应缘起用。就是说,对境之后,它能够发识,能分别这是什么,那是什么。所以,性又是妙有,而不是顽空。当“见性”通过眼睛对一切色相分别的时候,一切色相才显现。譬如,我们看见一个人,你怎么会知道是人,而不是其它东西呢?你又怎么会知道是男是女、是张三还是李四呢?这完全要靠意识的分别,才能把这个人的相显现出来。既然色相是由见性所现,所以色相就是性。依此可知,见、闻、嗅、尝、觉、知六种性,通过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六根而发生作用,从而显现一切色,也就是六尘。所以,一切色相、一切现象都是性的显现。色不能离性,性也不能离色。离性就没有色,离色也没有性。

        有人会问,如以“见性”为例,究竟是先有色相,还是先有见呢?我们不妨分析研究一下。假如说先有见,后有色相,那么见就应在前,色相就在后了。但没有色相,你能见个什么呢?又怎能谈得上那是“见”呢?所谓见者,只因有色相之故,才见到了这是什么、那是什么。若无色相,又从何而起“见”的作用呢?所以,“见性”只有从色相上才能显示它能见的作用。反过来说,假如先有色,而后有见,那么色应当在前,见应当在后。然而,没有见又何能显色呢?既然没看见,怎能会知道有什么色相呢?也就是说,没有“见性”,这个色相从何而显现出来呢?大家都没有见,那么,色虽有也等于没有,也不能显现出来。因此,性与相是不能分离开的。“见性”如此,其它的诸如闻、嗅、尝、觉、知等性的作用,也是如此。因此说,色之于性,性之于色,两者之间是不能分离开的。前面我们已讲过了,性的本体即空,那么色的本体又何异于空呢?所以,色和空是了无分别的,即色不异空,空不异色。

        我们常常说佛教是不二法门,指的就是这个意思,一切都不二。因为它是一而二,二而一的。你说是一吧,它又是二;你说是二吧,它又是一。本是一体,所以不能分离出来。你一定要分别,那就误入歧途了。我们前面反复以水和波浪作例子。水和波浪也是一,因为水和波浪同以湿为体。水是静止相,而波浪以动为相,水因风起了波浪,相则由静变为动,相变了,看起来是两样,但都是一体。所以是一而二、二而一的。镜子和影子的道理也是如此。无论用什么材料,或做成什么样式,只要是镜子,则都能显影。倘若不能显影,就不成为镜子了。因镜不离影、影不离镜故,镜即是影、影即是镜,故称之为不二法门。我们人呢,从生下来,一有知识,就把性所显现出来的山河大地、宇宙万有等一切影象都当成真有,而去捕风捉影。也就是说,只看到影子,晓得影子,而不晓得影子是镜光显现出来的,没有认识这个镜光。倘若我们能认识了这个镜光,也就识得佛性了。为什么呢?因为影子有来去,有生灭,而镜光总是常在。镜子是猫来了现猫,狗来了现狗,所显现的影子有来有去,有生有灭,但镜光从不变异。山河大地等一切境相也是常寂光中的影子。我们常说“沧海桑田”,现在是沧海,将来可变为桑田;过去是桑田,现在却变为沧海了。譬如,我们中国的云南,从前是大海,现在变成山和田了。虽然这些色相和刚才所说镜子里的影子是在不断地变化,有来有去、有生有灭。但镜光和性体一样,是没有生灭、如如不动的。

        没有镜子,不能现影;没有影子,不能成为镜子。也就是说,性离不开色相,色相离不开性。所以性就是色,色就是性。这个道理就是佛教的不二法门。这一点能够透过,就是明心见性。不要以为明心见性是一桩难上加难、只有圣人才能证到的事情。修道人往往被明心见性四个字吓住了,认为高不可攀,不是现代人所能做到的。因之,一谈到明心见性,就谈虎色变,不敢靠拢。认为我们这些凡夫俗子是达不到这个境界的,而只能依靠净土宗,用念佛法门求生西方极乐世界,才是出路。等到了西方极乐世界,听佛说法后,再明心见性吧。在现今这个娑婆世界上,明心见性是不可能的。这话对一般善男信女说来,是千真万确的。因为现当末法时代,众生皆根钝障重,在这娑婆世界上修行,确是不易成就。但末法时代也有正法,不是没有上根人,决不能一刀切,一律对待,而把明心见性高高地推到圣境上,自己不敢承当。通过上面反复讲述的道理,就会明白:明心见性不在别处,就在你眼前,就在你能见、能闻、能行、能做处,回光一瞥,识得这个灵知就是自己的佛性,则一生修学事毕。一切众生都能见能闻,所以一切众生都是佛。这万能智性是在凡不减,在圣不增的。既然一切众生都能见能闻,都具如来智性,那么就不要再把明心见性高推圣境,而认为高不可攀了。只要在这能见、能闻等八大作用处,回光一照,认识这能见者是谁,能闻者是谁,在这上面一见而肯定,再不生疑,进而绵密保任,不要让它沾染色境,时时空灵。才有念起,便予觉破;刚将着境,随即牵转。做到内不随念转、外不为境迁,何愁不能圆证菩提!

        自性是无相的真空体,性空无住,色相也空不可得,故无须企求,无须患得患失。《金刚经》说:“若见诸相非相,即见如来。”明白了性色真空的真理,就不会落在色尘上而被其所左右、动摇了。自己做得主,不为仆人所愚弄、所把持,不住一切境相,不执一切事物,时时绵密观照,就可以进入明心见性的境界了。

        前面我们讲过了,一切境相皆是自性显现,没有自性,就没有境相,也无从见任何境相。因为有“见性”之故,才能见到色相。既然见相即是见性,相是能见的“见性”显现,那么,相就是性,性就是相。而性是真实不虚的,则色相也就真实不虚了。《法华经》说:“是法住法位,世间相常住。”说的就是世间一切相皆性所显现,性真实故,相也不虚而常住。前面谈到了眼睛只能看到有相的东西,而且要和眼睛相对才能看见。但是性无相,且又是绝对永恒的,那么如何见性呢?因为一切色相都是自性的显现,所以一切色相就是你自己,你自己就是一切色相。色外无心,心外无色。只有真正明白了这个道理,才能真正明白见相即是见性,见性即是见相。所以大慧宗杲禅师曾说,要肉眼见道,才是真正见道。仅是心地法眼见道,不为真正见道。道理就在于此。

        没有性是不能显现万物的。反过来,没有一切色相又如何能见到这个无相的性呢?这一切色相都是你自性的显现,都是你自己的化身佛。我们寻常总以为化身者,是能变化出千千万万各种不同的分身,且能显现异常的神用。这都是因不明白真理所致,不明白所有一切事物、所有一切色相都是我们的化身。我们前面曾举了个例子,天空中的白云,因风吹而变现出苍狗相、狮子相、大山大川相等等。尽管它千变万化出各种各样的形态,但它本体还是白云呵。同样,世界上有千姿百态、千差万别的色相,但都是佛性的显现,都是自性的变化。教下说:“三界唯心,万法唯识。”所谓万法就是一切色相。“法”在佛教里含义很广,非但是色相,连我们的思想也包括在内。这一切都离不开识神的作用,即万法唯识,而识神就是自性所起的妙用呵!自性如水,识神如波。波就是水、水就是波,都是自性的妙用。有体必有相用,可以显现各种色相,发挥各种作用。同理,没有一切相用,又哪里知道有体呢?体就是理,相用就是事。理以事显,事以理成。譬如面前这个录音机,就是经过人们反复思考、分析研究,多次试验,不断改进,终于掌握了客观事物的规律,从而发明创造出来的。这就是自性所起的识神妙用呵!所以叫万法唯识。理和事互为依止,妙不可分。性和色、空和色都是同样的道理。这就是佛教的不二法门。真正明白了这个真理,肉眼就可见道!就不会被色相所迷惑,从而一改执着物境、认假为真的夙习,而能透过假相见本质——自性理体,这才是真正开悟、彻见本性了。

        古来大德曾把修行人圆证菩提的三个次第,形象地比喻为:见山是山,见水是水(凡夫。假观);见山非山,见水非水(心眼见道。空观);见山还是山,见水还是水(彻底见性。中观)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。我们之所以在这里不厌其烦地、反复地讲不二法门,就因为它很重要,是《心经》的要旨、精华。只有把这个道理真正弄明白了,你才能进入明心见性的境界。

        下面我们再谈谈,佛为什么说了“色不异空”,又接着说“空不异色”,然后又进一步说“色即是空,空即是色”呢?因为这几句不仅内容不同,而且所度的对象也不同,义理精微,所以句句深入,层次步步提高。

        “色不异空”是对凡夫讲的。凡夫都着相、着有,把一切境相都认为是实有,贪得无厌,因而说色不异空,教大家清醒明白,不要执着所有色相。纵然你费尽毕生心力,使尽计谋,追逐求取,可到头来,还是一场空,反而临终随业受报,枉受轮回之苦,太不值得了。

        “空不异色”是对二乘说的。因二乘人执空,认为色之外有空、空之外有色,因而废色守空。他们认为凡夫因执着色相,为物所使,困扰受苦,造业受报,故生死不了。欲了生死,则必须远离这个色相肉体,故断除“人我执”,破有,守空。殊不知,有个“空”在,还是着有。而且死守空边,这空便成为生死窠臼。守在这窠臼边,虽了了分段生死,不入六道轮回,但因执空,法见未除,不得自在,还有变易生死未了,故不是真正见性,尚不是究竟法。所以佛说“空不异色”而度之,使他们晓得空和色无有两样,不要执空废有,从而破除法执,圆证菩提。

        “不异”二字虽说是没有差异、没有两样的意思,但总好象还是有两样东西存在,不是一体。所以佛紧接着斩钉截铁地说:“色即是空,空即是色。”这是破菩萨色、空尚存二见而说的。菩萨虽然知道色和空无有二样,但“无二样”毕竟还是针对两种东西比较而言,仍不是一个分不开的浑同体。所以佛慈悲心切,为破菩萨执有二见之过,进一步明确地指出:色即是空,空即是色。色、空不是两个体,无有二般。色、空是一个体,是完全一致的,色空就是“一”。尽管现千差万别的相,但相就是性,性就是相;色就是空,空就是色。佛是教我们认清真理,不要把相和性、色和空误认为大体相同的两样东西,而去追逐企求,以致误入歧途。我们修行人真正明白了色、空不二的道理,也就会明白大乘佛教中的空不是顽空、断灭空,而是妙有真空。因性空无住,当体即空,所以相也虚幻不实,了不可得。故我们对一切色相,不可执着企求、患得患失。何谓妙呢?山河大地、森罗万象,一切色相无不是自性的显现,一切色相就是你自己,你自己就是一切色相,“一切唯心造”。在色相上不分别、不执着,随缘起用,不取不舍,这就是妙!我们只有把色、空不二的道理真正弄清楚了,见相即是见性,就可以透过一切色相,而见自性。见性即是见相,就可以由性而起妙用,任运腾腾,腾腾任运,光明自在,圆证菩提。

        有的人就不理解,山河大地是“器世间”,是没有知觉的,怎么会有佛性呢?佛性是有知觉的呀!他不知道,这山河大地本来就是我们八识当中的“相分”。八识的功能有相分、见分、自证分和证自证分四种,这是相宗所讲的内容。其实,相宗和性宗都是一体。佛说:“三界唯心,万法唯识。”那么,弘法的菩萨就以“三界唯心”为性宗,以“万法唯识”为相宗。由相用而归于性体,叫破相见性,即性宗。由性体而起相用,就是真空的妙用,叫大机大用,即相宗。性宗、相宗本是一体,相即是性,性即是相。关于相宗八识的相分、见分、自证分和证自证分,我们将放在后面再讲。

        前面我们已介绍了,《心经》所说五蕴中的色蕴包括十一个色法,即五根和六尘。受想行识四蕴是心法。受想两蕴摄五十一个心所法。行蕴摄二十四个不相应法。识蕴摄八个心王法,八个心王就是八个识。因此,色和心两法共摄有九十四法,均是有为法。再加上六个非色非心的无为法,合计起来是一百法。这一百法就是相宗的《百法明门论》里的精义。释迦佛说了八万四千法门。弥勒佛用“识大”修行,证成功后,则把八万四千法门缩为六百六十法。因为我们这个阎浮提人根性比较差,尤其是末法时代,感到这八万四千法门太繁琐,不容易理解,不容易记得清楚。所以,弥勒佛慈悲,从八万四千法门中,拣重要的归纳整理起来,缩成六百六十法。印度的无著菩萨,在禅定中进入兜率天“弥勒内院”,聆听弥勒佛讲述六百六十法的《瑜伽师地论》之后,又把它浓缩归纳为一百法。由于这二位菩萨相继做了化繁为简、变难为易的工作,才使我们这些后生小子能够理解,容易信入。弥勒菩萨和无著菩萨真是慈悲无限、功德无量。不然的话,八万四千法门这么繁琐,哪里能够理解清楚,又怎么能够信受奉行呢?

        《心经》只有二百六十个字,言简意赅,义理非常丰富。它把无著大师的一百法,弥勒菩萨的六百六十法,甚至释迦佛的八万四千法门,都统统包括在内了。真可谓“芥子纳须弥”呵!这就是说,《心经》所说的五蕴就能够统摄八万四千法门。仅色蕴所说的十一个色法,就这么完备、这么广阔。我们人呢,对于色法执着得很深,因为它有相可见,又可见又可对,故而把它提到最前面来讨论,让我们提高警觉,清醒深彻地觉悟到,色相与真空本来就没有两样。所以说,“色不异空,空不异色。”这个真理是由妙慧觉照而来的,观自在菩萨所修的甚深般若法,就是彻底的妙智慧。这个妙智慧即真如无为法,比喻为镜光。假若我们以镜光、影子作比喻的话,那么,九十四个色法和心法就是影子,六个无为法就是镜光。“六种无为”是:虚空无为、择灭无为、非择灭无为、不动无为、受想灭无为、真如无为,其中的真如无为就是涅槃。无为妙智能够觉照,观见五蕴的发起,进而将其照空,故能够“照见五蕴皆空”。假如我们不修行,怎么能够了然于真如实相,而不迷于妄识呢?舍离了妙智,就不能照空色蕴,更不能由此产生“度一切苦厄”的效果。色蕴看起来不容易破,因为有十一个之多。事实上,我们并不是一个一个地去破,只要知道一切本来是空无所有,而不去计度分别,不妄生议论,不胡思乱想,那么,虽有色也是无住的妙色,即“妙有真空”,也就是“色即是空,空即是色”。

色即使空,空即使色是什么意思?

       指女人,空就是虚无或乌有,说和尚看破红尘,把女人看做是虚无或乌有,便出家做和尚了。

       空即是色,色即是空,出自“般若波罗密多心经”也就是观音心经。

       全文如下: 观自在菩萨, 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, 照见五蕴皆空, 度一切苦厄。 ?舍利子, 色不异空, 空不异色, 色即是空, 空即是色; 受想行识, 亦复如是。 ?舍利子, 是诸法空相: 不生不灭, 不垢不净, 不增不减。 ?是故空中无色, 无受想行识。 ?无眼耳鼻舌身意, 无色声香味触法。 ?无眼界, 乃至无意识界。 ?无无明, 亦无无明尽; 乃至无老死, 亦无老死尽。 ?无苦集灭道。无智亦无得。 ?以无所得故, 菩提萨埵, 依般若波罗密多故, 心无罣碍; 无罣碍故, 无有恐怖; 远离颠倒梦想, 究竟涅盘。 ?三世诸佛, 依般若波罗密多故, 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。 ?故知般若波罗密多, 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, 能除一切苦, 真实不虚。 ?故说般若波罗密多咒即说咒曰: 揭谛揭谛, 波罗揭谛, 波罗僧揭谛, 菩提萨婆诃。 ?“色不异空空不异色。色即是空空即是色。”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色即四大幻色。空乃般若真空。众生由迷真空而受幻色。譬如水之成冰也。菩萨因修般若观慧照了幻色。即是真空。其犹融冰为水。然色之与空其体无殊。故曰色不异空空不异色。如冰不异水。水不异冰。复恐钝根众生不了犹存色空二见。故曰色即是空空即是色。如冰即是水。水即是冰。若受若想若行若识。莫不皆然。此乃一经之要。般若之心也 ?全文注解如下:(以上是在下面摘出来的) ?观自在菩萨。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 观自在者。能修般若之菩萨也。般若波罗蜜多者。菩萨所修之法也。菩萨用般若观慧照了自心。清净圆融无碍。故称自在。此自行也。复念世间受苦众生。令其修习此法改恶迁善。离苦得乐无不自在。此化他也。菩萨者。梵语菩提萨埵。华言觉众生。但称菩萨者从略也。行者修行也。深般若者。实相般若也。非初心浅智者所观故云深也。时者菩萨修行般若时也 ?照见五蕴皆空。度一切苦厄 照者观也。五蕴者。色受想行识也。蕴者积聚也。空者真空也。色者色身也。受者领纳也。想者思想也。行者作造也。识者分别也。识即心王。受想行是心所也。度者度脱也。一切苦厄者。世间之众苦也。菩萨由照五蕴空寂。离生死苦。复闵在迷众生颠倒妄想。悖理乱常不忠不孝。十恶五逆致受众苦。故说此般若法门令其修习皆得解脱也。已上一段乃阿难结集法藏时。叙述观自在菩萨度生之功行。此是别序也。下段自舍利子起。始是观自在菩萨答舍利子所问也 ?舍利子 舍利子。佛之弟子。智慧第一。因其为众请问。故菩萨呼其名。而告之云 ?色不异空空不异色。色即是空空即是色。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色即四大幻色。空乃般若真空。众生由迷真空而受幻色。譬如水之成冰也。菩萨因修般若观慧照了幻色。即是真空。其犹融冰为水。然色之与空其体无殊。故曰色不异空空不异色。如冰不异水。水不异冰。复恐钝根众生不了犹存色空二见。故曰色即是空空即是色。如冰即是水。水即是冰。若受若想若行若识。莫不皆然。此乃一经之要。般若之心也 ?舍利子。是诸法空相。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是诸法者。指前五蕴也。空相者。即真空实相也。菩萨复告舍利子云。既了诸法当体。即是真空实相。实相之体本无生灭。既无生灭岂有垢净。既无垢净。岂有增减乎 ?是故空中。无色无受想行识 此真空实相之中。既不可以生灭垢净增减求之。故总结云。无色无受想行识。无即空也 ?无眼耳鼻舌身意。无色声香味触法 真空实相之中既无五蕴亦无六根六尘。此空十二入也 ?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 既无十二入。亦无十八界。十八界者。六根六尘六识也。乃至者。举其始末而略其中也。如上五蕴十二入十八界。不出色心二法。为迷心重者。说为五蕴。为迷色重者。说为十二入。为色心俱迷者。说为十八界。已上三科修学之人。随其根器但修一科。即能悟入 ?无无明亦无无明尽。乃至无老死。亦无老死尽 此空十二因缘也。无明者痴暗也。谓于本性无所明了。非瞢然无知。乃违理强觉之谓也。无无明等者。菩萨以般若智观此无明。其性本空无生灭相。故云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也。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者。义与前同。但举其始末而略其中也。生相者。如法华经云。无明缘行。乃至生缘老死是也。灭相者。如经云。无明灭则行灭。乃至生灭则老死灭是也。十二因缘亦名十二有支。一曰无明。亦名烦恼。二曰行。谓造作诸业。此二支乃过去所作之因也。三曰识。谓起妄念初托母胎也。四曰名色。从托胎后生诸根形也。五曰六入。于胎中而成六根也。六曰触出胎后六根对六尘也。七曰受。谓领纳世间好恶等事。此五支乃现在所受之果也。八曰爱。谓贪染五欲等事也。九曰取。谓于诸境生取着心也。十曰有。作谓有漏之因。能招未来之果。此三支乃现在所作之因也。十一曰生。谓受未来五蕴之身也。十二曰老死。谓未来之身既老而死。此二支乃来世当受之果也。此十二因缘该三世因果。展转因依如轮旋转无有休息。一切众生迷而不知。良可悲也。此本缘觉之人所观之境。大乘菩萨彻照此境皆无实性。故云无也 ?无苦集灭道 无苦集灭道者。观四谛清净也。苦即生死苦果。集是惑业苦因。此二者世间之法也。灭即涅盘乐果。道即道品乐因。此二者出世间之法也。说此四谛者。欲令众生知苦断集慕灭修道离苦得乐也。此本声闻之人所观之境。大乘菩萨照了此境当体空寂。故云无也 ?无智亦无得 智者般若之智也。大乘菩萨以智照境。既无五蕴及四谛诸法。即是人法皆空境智俱泯。如病去药忘。故云无智亦无得也 ?以无所得故 此结前起后之言 ?菩提萨埵。依般若波罗蜜多。故心无挂碍。无挂碍故无有恐怖。远离颠倒梦想。究竟涅盘 菩提萨埵者。能依之人也。般若波罗蜜多者。所依之法也。菩萨之人依此般若法门修学。功成理显。故得心无业缚。因无业缚故。无生死恐怖。即无生死恐怖。则无颠倒烦恼。此三障既空三德乃显。故云究竟涅盘。涅盘者。梵语摩诃般涅盘那。华言大灭度。大即法身。灭即解脱。度即般若。此之三德非别有也。即三障是。迷即三障。悟即三德。所谓生死即法身。烦恼即般若。结业即解脱。然虽障即是德。自非般若之功德不能显。譬如磨镜垢尽明现。斯之谓也 ?三世诸佛。依般若波罗蜜多。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三世者。过去未来现在也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。华言无上正等正觉。此言非惟菩萨。如是修证。而一切诸佛莫不皆修般若得成正觉也 ?故知般若波罗蜜多。是大神咒。是大明咒。是无上咒。是无等等咒 前是显说般若。后是密说般若。然既显说而又密说者何耶。良由众生根器不同所入有异故也。四种咒者。盖言般若功用。能破魔障名大神咒。能灭痴暗名大明咒。能显至理名无上咒。极妙觉果无与等者。名无等等咒 ?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 此结般若功用广大。除苦得乐决定无疑。令诸众生信受奉行也 ?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。即说咒曰 ?揭谛揭谛 波罗揭谛 波罗僧揭谛 菩提萨摩诃 ?已上密说般若。此五种不翻之一也。盖咒是佛之密语。非下凡所知。法华疏云。咒是鬼神王之名号。称其王名。则部落敬主。故能降伏一切鬼魅。或云咒者。如军中密号。唱号相应无所诃问。又咒者愿也。如蜾裸之祝螟蛉愿其类我。佛菩萨说咒。愿诸众生皆如我之得成正觉。能诵此咒者。则所愿无不成就也 ?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注解 ?阿弥陀佛!

色即是空、空即是色的真正含义是什么,这句话源于那个朝代

       空就是心里什么都没有,既然什么都没有就什么都能装进去.比如你心里装着道德规范,色就装不进去,就算装进去了也是痛苦的,因为内心有冲突.如果心中空空,色就可以装进来,正因为心中空空,色装进来也就不是色,心中还是空.所以空既是色,色既是空.这是通俗的解释,不知你明白否,如果还不明白,举一个简单的例子,婴儿没有观念,所以他的亲昵行为就无所谓色,成人满脑子都是念头,即使没有色的举动也不是空,呵呵.

       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的核心是其实就一个〈心〉字和一个〈空〉字。

       首先说〈心〉,这个心不是指心脏的心,而是指心灵,心灵是个虚有事物,它本来是没有的,是你看不见,也摸不着的。它不过是六根(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)和六尘(色、声、香、味、触、法)相对起了认识,叫做六识(眼识、耳识、鼻识、舌识、身识、意识)会聚所产生的。比如,夏天你在凉席上睡的正香,此时你什么也没想处于无心的状态,而当有蚊子咬了你一口,你感觉到了,这份感觉就是蚊子和我有缘交集,从而缘起的心,因而此时你有心了。你一巴掌下去拍死蚊子那是恶心,你挥手只是赶走蚊子那是善心,可不管善心还是恶心,它本来都是没有的只是缘起你的一念之间,所以都是幻心,幻心又分为真心和妄心。到这有的朋友该迷惑了,即然心本来就是没有的,看不见,摸不着,那么还分什么真心和妄心呢?要知道,我们凡夫俗子活在这个尘世并不能摒弃物欲,不能为所欲为,亦不能不为已所不欲为,所以不得以为我等无明之辈而划分的。真心是什么?真心是无心之心,是不为诱惑所动,不生烦恼,寂然不动的,这是真心。遇到了诱惑,产生了烦恼,而不为诱惑所左右,能够引导自己回归无心本位的,这还是真心。遇到诱惑,产生烦恼,而被诱惑所控制,渐渐走入迷途的,叫作妄心,但前提是本心还没有失去,通过外力还是可以引领回归的。这部心经,就教你凛觉的法子,用智慧观照什么是心?什么是苦厄?又如何回归到清净寂灭无心之心的本位?所以名为般若波罗蜜多心经。〈般若〉是梵文,译意为:大智慧。是能够觉悟世间一切人情事故并能很好处理的大智慧。这个般若是人人皆有的,佛和众生都有,只不过佛是开了般若慧的,而我等凡夫是有而未开,还处于无明之境罢了。〈波罗〉是彼岸的意思;佛法是用来度化众生的,因为这个度字,所以假定一条生死河,我等众生在苦恼的此岸,要度过到清净的彼岸,用来比喻的,不是真有此岸彼岸。〈蜜〉是到的意思,到清净的彼岸去。〈多〉是上面的意思。到达彼岸之上,才是最终目的。假设这个过程分五步:第一步在此岸;第二步入流,就是下了渡船了,是初发心的人,亦是初果罗汉;第三步是中流,船在河中间,如声闻缘觉;第四步到了彼岸,是十地以下的菩萨,可这还不是最终目的;还须第五步上岸,“多”舍去了船,即是舍去了法见,扫除了执心,才是了无挂碍的等觉菩萨和佛。〈经〉可以把他理解为“书”的意思,该书上记载了一种方法,凛觉本心的方法;一段哲理,观照世间的智慧;一条道路,回复真心之路。我们在读这段经文的时候应当注重其蕴涵的真义,而不是在文字上钻牛角尖,许多东西是文字无法表述的,只能靠各人自己领会,这就象闻香,每个人知道香味好闻,可多半人不知道这是什么香;但是受香薰的权利是平等的。

       再来说说〈空〉,这个空是本经的重中之重。不能理解这个空,便无法体悟本经的意义。世人往往不明白空的道理,以为空就是没有了。如空屋,人进来了,有人了屋就不空了,其实这只是个空相,是有相的,这里的“空”与“有”是相对的,这就是世人说的没有就是空了。而佛经上所说的“空”,是空义,是性空,是本来空,是与一切万物相和合的,不是相对的,不是没有的,是有而空的。要明白这个空的意义,先得明白几点:所谓宇宙间一切形形色色,山河大地,日月星辰,下至一切用物、植物、动物和我的身体,都是有相的;还有我的思想、道理、人事、人情、喜怒哀乐,都是无相的;一切包括在内,统称为色,以上一切,寻不出一件是有独立自性的,所以在因地上都是空的。先说有相的:拿布来比,布不能独自产生,要织出布,必须要先有纱线;纱线也不能独自产生,必须要先有棉花;棉花也不能独自产生,必须要先有种子;而种子也不能自已变出来,它是棉花上来的,还必须要有天时地肥等等因素才能生长成棉花。布之所以成为布它的本身是由众缘和合而成;因为是因缘生,所以没有实体,它的最初本相是追寻不到的,我们的身体亦是如此。所以一切一切,无自性,无实体,因缘而生,不可得的,是为性空。再说无相的:拿心来说,心是什么?心原本是没有的,前面说的被蚊子咬而缘起有心就是个例子。此外一切都同此理,所以心也是无自性,无实体,因缘而生,不可得的,这也是性空。因此物和心,无一不是空。但是这是有而空,是幻有的,这是性空,和一切一切分不开的;不是心物之外另有个空,也不是这个是空,那个不是空的。所以说到色,就不能离开空;说到空,就不能离开一切色。但要认明那是缘生幻有,又须切实知道这个空是因地本来空,是性空,不是眼耳能够听闻的,其义实空。

       舍利子 色不异空 空不异色 色即是空 空即是色 受想行识 亦复如是

       舍利子,是佛的弟子舍利弗,在声闻乘中,他是智慧第一。并非那种高僧圆寂后产生的圆圆的舍利子。这句舍利子,是一个加重语气的作用,就象电视中高僧说话都要先来一句阿弥陀佛的道理差不多。后面四句话其实是一个意思,说的是色空不二的道理。先说不异,是说这二者没什么差异;再说即是,是说这二者原本就是一体的,没有分别。色,在前面说过,它不仅仅是五蕰流转,更包括宇宙万物,宇宙万物是有相的色,是外在的色;而我的受、想、行、识是无相的色,是内在的色。虽然这两种色都是真实存在的,但是这两种色又都是因缘起而生的,没有自己的独立性,也追寻不到最终的实体,是性空,是本来空,所以说色即是空,而不是说在这个“色”之外存在着一个“空”。如果到这还有不明白的,可以到前面再理解一个什么是“空”。“空”和“心”是本心经的精髓,如果不能理解,那就心非心,经非经了。其实这几句也没什么深奥的,只要理解的“空”的含义就很好理解了,后面两句只是起一个强调的作用,前面说过受、想、行、识其实也是色,色就包含了受、想、行、识,所以说只是起到强调加重语气的作用。

       好了,今天关于“色即”的话题就到这里了。希望大家通过我的介绍对“色即”有更全面、深入的认识,并且能够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。

热门文章